WFU
顯示具有 書蠹手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書蠹手札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 -- 柬埔寨


記錄:王姿文


繼印尼之後,東南亞的閱讀之旅,來到了國人較不熟悉的柬埔寨,精確地來說,我們對這國家的認知,多來自於大小吳哥窟的旅遊記事。但在吳哥的輝煌之外,我們對於這個國家的認識,其實少之又少。



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

南海議題


讀者:王姿文,寫在讀書會後

繼上次 Bill Hayton 《南海》的讀書會後,對南海議題,不論是歷史或政治勢力的角力,有粗淺的了解,又因為深深感到對這部分認知實在不足,繼而閱讀了同為麥田國際系列 Robert D. Kaplan 的《南中國海》。




南海爭議地圖

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不平等的審判


讀者:王姿文,寫於讀書會前




恐龍法官?真.恐龍?


在「光復國中學生變裝納粹」討論得沸沸揚揚之際,有人提到德國特色本不該只有納粹;那台灣呢?廉價健保與刑責伺候的醫療環境,應該也稱得上是名揚世界的台灣特色吧。從進醫院見實習開始,便常聽許多前輩,討論著各式醫療糾紛、與恐龍判決,更看到許多醫療同行,紛紛跨身法律界,希望能為醫療法律盡一份心力。

隨著醫療環境日益惡化,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,成了當今醫療人員需要面對的課題。身為負責手術房中的風險管理,並保持著醫療糾紛判賠最高紀錄的麻醉科,除了兢兢業業、努力精進技術外,不免思考著,哪天真要是遇到了法律糾紛,在醫療專業之外,還能做些什麼,以避免在法庭 轉角 遇見恐龍判決。

抱持著「與其不斷抱怨,不如認清現況」的想法,趁著讀書會的機緣,找了一群愛知求真的夥伴,閱讀了這本《不平等的審判: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,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》,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新想法。

或許,人人都有機會做出恐龍判決?

註:「恐龍法官」源自草食性恐龍對現實反應緩慢,原指社會價值嚴重脫節的判決結果,目前用指稱所有不符社會期待的裁決。

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

線上讀書會 – 我們該如何看待家務與移工?


記錄:王姿文

近年來,不論是在車站的大廳,或是某些特定的列車上,總可見到許多來自東南亞,我們稱為「外勞」的移工們;在醫院工作期間,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來自東南亞的患者、與陪伴看病的外傭。這群外國移工的身影,已漸漸成為社會中不能忽視的一部份。

趁此機會拜讀了藍佩嘉教授的《跨國灰姑娘: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》,原本只是想更加了解這群外籍移工們,沒想到卻看到許多對「家務分配」議題,這部分正好與近來火紅的日劇《月薪嬌妻(亦名:逃避雖可恥但有用)》討論的「家務價值」互相呼應。

很開心今天能夠藉由讀書會,和一群線上朋友討論「家務經濟」、與對「僱傭經驗」的分享。



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 -- 女力時代 (醫療篇)


紀錄:王姿文


一個假設性問題


假設你是主管,底下有五位員工,每人每週都超時工作(100 小時 / 週),假設其中有兩個女性員工懷孕,同時請產假,如此便損失了每週 200 小時的工作時數,明顯無法代償。在招募新人員時,有應徵者已聲明已有懷孕計畫,你會因此不錄取她嗎?




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競合策略


讀者:王姿文

這是蚊仔第一次主持線上讀書會,選的是《競合策略》這本書,以下是關於這次讀書會的分享:

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成與敗


讀者:王姿文

感謝這次由主持人蔡依橙校長發起,偕同南方電子報創辦者陳豐偉醫師、黃貞祥助理教授、蘇柏翰經理一起討論的《成與敗》。


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勇者不懼 (2) 蚊仔意見


讀者:王姿文


相較於前輩們豐富的汽車經驗,家中只有標緻與 Camry 的蚊仔,完全把這本書當小說看......,也因為對汽車除了考駕照需要的知識外,可說是一竅不通,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查了很多相關資料,角度則從品牌營造切入。

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勇者不懼 (1) 行家說法


紀錄:王姿文

這次讀書會由校長發起,聚集了目前線上讀書會開辦以來最多的參與者,從福特業者、很需要道德勇氣的福特粉絲、醫院主管、物流經理、一直到閱讀愛好者,一起來討論《勇者不懼:拯救福特,企業夢幻CEO穆拉利》中,福特這精彩的 V 型反轉案例。




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

線上讀書會直播 -- 階級世代X教育現場


紀錄:王姿文

這次線上讀書會延續了兩周前,同樣從《階級世代》與羅輯思維關於教育分層的觀點出發、討論教養的線上讀書會實驗,除了嘗試找不同朋友來討論同一本書,聽聽不同角度的觀點外,最大的挑戰在於線上直播的模式。

畢竟新思惟之友的大家,年紀與價值觀都相類似,人生遇到的困境與想解決的事情也差不多。如果大家都看了類似的書,能和不同行業的彼此互相交流討論,應該是非常有趣的事情。

而在之前幾周,做了一些技術上的測試,這次便嘗試將讀書會與直播結合,看能呈現什麼新樣貌。



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學習法 (2) 如何教如何學


讀者:王姿文


讀書貴在學以致用,既然提到學習法,那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促進教學雙方的效率呢?

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學習法 (1) 實戰經驗分享


讀者:王姿文

這次線上讀書會實驗,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是由熱心積極的唐悠悠醫師發起,從選書、召集讀書會成員、測試線上系統、帶領討論皆一手包辦,非常認真而用心。


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階級世代 (教養篇)


讀者:王姿文

線上讀書會實驗繼續進行著。

這次的讀書會起源於《階級世代關於階級社會的討論。像是在書中有提到,美國政府在投資教育經費後,會追蹤其效益,看對於學童成長是否有幫助,卻得到一些非常反直覺的結論:像是增加學齡前教育,可顯著影響成長後的犯罪率下降、學歷提升、收入增加......。

此外,近期羅胖在罗辑思维 186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中,提到不同階級對於下一代的不同教育方法:沒錢人是培養做「工藝品」,供社會揀選;有錢人則是培養做「藝術品」。必須說不同階層的人,學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,畢竟家底厚的人,有更多失敗與試誤學習的機會。

大家又如何看待階級社會下的教養模式與教育選擇?



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轉型卐義


紀錄:王姿文

繼上週關於環球影城的線上讀書會實驗後,這週試著把原本「五分鐘簡報」的模式取消,改採自由討論分享,希望能有更多的激盪。適逢花亦芬教授的新書《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: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》剛上市,便約了幾位有興趣的朋友,互相分享對轉型正義的看法。



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

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

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



讀者:王姿文

花亦芬老師的課程,是大學時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,還記得當時因為老師的通識課,認識了許多經典文學作品;而德國的歷史文化,又因為學習德文的契機,一直多有嚮往。所以一見到這本《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: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》出版,便立馬買下閱讀,順勢來到了新書發表會。

看著書名,原以為會是生硬的論述文章,沒想到實際上卻匯集了許多故事,旁徵博引了各種敘事角度,只見流暢的文字間,夾雜的各式精采的圖片,德國近代史的各種碎片化認知,便在閱讀期間整合了起來。


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階級世代


讀者:王姿文


生命中做的每個決定,都將形成階級。

近來資本主義下的階級複製、階級世襲等議題,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市面上各式著述,便各自從所得模式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、女性專業人員崛起《女力時代》、獲得機會與資源不平等《階級世代》.....等不同的角度,構築這個貧富差異日益懸殊的現象。

感謝白袍帥傑推坑,乘著地利之便來到藍佩嘉教授的導讀會場。仔細想想,來北部讀書與工作,享有北部的各種文化、社會資本,何嘗又不是階級形成的一部份。



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

背離親緣


讀者:王姿文


會追尋到這本書,來自於作者 Andrew Solomon 於 TED 的演講,那場演說其實就是為這本書做的最佳註解。



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

當珍珠遇見茶



讀者:王姿文


曾幾何時,訂飲料這件事成了每次值班時的小確幸。或許是提神的咖啡因與充飢的糖分的完美結合,養成了幾乎每日一杯的手搖茶癮。即使如此,茶湯之於我,只不過是好喝與否的差別。

眼看著市面上林立的冷飲茶店,紛紛自命為珍珠奶茶創始者,當珍珠奶茶已然成了台灣餐飲的代表作之一時,我們對於珍珠對於奶茶,知道的又有多少?

因緣際會下,參加了品茶講座,也趁此機緣進一步認識了春水堂,初窺這個茶湯龍頭的百年經營思考。




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

必然


讀者:王姿文


會閱讀這本《必然》,純粹是因為羅輯思維的影音中,一直被洗腦的「必然」 ~ XD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