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成與敗


讀者:王姿文

感謝這次由主持人蔡依橙校長發起,偕同南方電子報創辦者陳豐偉醫師、黃貞祥助理教授、蘇柏翰經理一起討論的《成與敗》。



總覽全書


  • 書中偏重統治者的政策,其中提到較成功的國家,像是儒家文化圈的日、韓、台、中,文化角度就較少著墨。

  • 作者記者出身,閱讀過大量資料,剖析大量實例,但畢竟是外國人,能看到表象,對於當地國家內情認識或許不夠深入?

  • 經濟學中流派甚多,書中面向多偏經濟發展,但經濟發展學說,除了理論分歧外,近來突破甚少,畢竟每個國家發展有其歷史、政治、文化等各種因素影響,難以單就經濟政策而論。


南韓奇蹟


經濟成長

回顧歷史,在二次世界大戰後,除了先進國家,只有台灣、南韓有連續 40 年經濟成長,但近十年,南韓卻明顯超越台灣。這本書便提供了一個視角,從中思考我們該如何向執政者正確地提出我們的需求,希望政治人物能做些什麼。

如今台灣輿論討論的大多是內部分配問題,較少討論我們接下來該發展什麼。大家都希望 GDP 成長,但要如何成長如何發展才會有意義。


國家的價值選擇

書中提到,哪個國家不貪污、當權者很多做過壞事、有親信、有裙帶關係,但關鍵就在於這些勾結的結果為何,如果這些資源與國家利益無關時,就成為東南亞國家,如果財團與政策發展有一致的目標,就像是南韓。

當然這涉及了價值選擇。我們是否該容許政治人物貪污,以換得社會更大一群人的滿足,這便是價值選擇問題。

台灣過去各個政權,都有其想要扶植的工業,像是如今政府想要扶植「七大創新產業」,其中並不包含醫療。

基本上社會普遍不相信政府會幫我們做出好決策,如今政府不選擇醫療作為其要發展的產業時,受害的將會是醫療的從業人員,那麼這群非主流產業族群,是否該同意政府去做如此的抉擇?但另一方面,如果已看清未來的潮流往哪裡走,可以選擇偏安一方,或是加入大潮流走,如果因為自己不是得利的族群而大肆干預,似乎又非理智之舉?

台灣踏入自由經濟沒有什麼規訓的手段,在看完這本書後,我們該如何去要求我們的政府做些什麼呢?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。


延伸觀察與思考

  • 經過去韓國的旅遊經驗,對其重工業的發展感到印象深刻。其官僚的執行力似乎比台灣好很多。台灣官僚系統在執行社會福利似乎不錯,但在新產業的開創上似乎不大給力。

  • 社會上有能力的人是可以逃跑的,如果沒有力量可以把這些資源留下來,社會就會漸漸走下坡吧。


馬來西亞危機



書中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,用一條線串起所有所有事實與理論。


失敗的國營產業

和韓國的現代汽車相比,同樣是國家大力扶持的寶騰蓮花汽車工業,卻拿了個日本將淘汰的汽車生產線,終致發展不理想。馬來西亞的除了貪污嚴重外,還有種族消耗,把有能力的華人族群排除於國家政策執行之外。

所有的國家建設工程,因為種族限制,都只能由馬來人承包,馬來人只需要轉而發包給華人,賺取其中利潤即可。因此華人得標後,只能得到較少錢,只好以做一半,「擺爛」數年來因應,面對如此停擺,政府迫於民意壓力,只好再追加,因此國家的金錢,就這樣消耗在貪污與種族消耗上。

此外,東南亞多數農田掌握在少數地主手上,雖有馬來人小農,但卻被腐化的稅收供養。馬來西亞的農田主要分佈在北馬,馬來人種田有大量補貼,因此與其自己種田,不如拿著補貼聘請泰勞,加上收成的收入,依舊可以有錢賺。


人才流失

在此政治環境下,馬來西亞華人流失了約 100 萬人,這些受過高教育高所得的人口,主要往歐美、新加坡、與台灣。其中新加坡比例特高,因為只要能在新加坡找得到工作,有中上所得,代表是有能力的人才,新加坡政府還會倒貼公民權。

只是馬來西亞的公民權,喪失後便無法再拿回,導致許多人有不願放棄的弔詭,因此面對新加坡送的公民權,便因為這很雞肋的馬來西亞國籍,而遲遲未接受。


教育與人才

因為高等教育入學之路太窄,強大的推力下,許多華人都到海外留學。以澳洲、英國為最大宗,其次才是台灣。除了教育別於一般馬來西亞正規體系外,還有雙聯與插大的制度。馬來西亞雖不讓華人辦學,但卻允許國外大學來到馬來西亞設立分校,並有雙聯制度,除了讓華人出國難度變低,又因為從小在英校的體制受教育,英文成為主要語言。

又因為英國殖民歷史,大學主要是文法商學院,較少理工或醫農的研究。或許是因為英國是發展成熟的國家,導致很多菁英都朝向文法商發展,因此對書中最不同意的地方在於,書中認為文化與教育對經濟發展並不是關鍵。相較於台灣醫農理工是強勢科系,東南亞國家商學院反倒較理工學院普遍,而且所有理學院幾乎都不做基礎研究,大多都是應用的研究,畢竟理工醫農的教育是很燒錢的。

只是當國家發展到一個地步,會需要大量的理工菁英,但馬來西亞無法銜接上,二三類組的人才,就算回大馬也很難找到工作。雖說馬來西亞工程師的薪水較高,但可以就業的選擇太少,也較難轉換跑道。

此外,不同族群對於教育的態度完全不一樣,印度人和華人一樣會傾大量資源於教育中,但馬來人並沒有這觀念。像是在台灣唸研究所是常態,但在馬來西亞念研究所會被當作不智之舉。


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


這本書的作者有另外一本書《亞洲教父》,列舉許多事實,用自己一套見解來解釋。在打主流經濟學 (新古典經濟學) 這塊,其實沒有打到點,畢竟經濟學流派非常多,也持續在進展。國際貿易現在已經不講究古典經濟學中的比較利益法則,轉而改談策略貿易法則

書中提到的經濟發展階段論,已脫離古典經濟學的範疇,比較接近作者想說的脈絡。關於經濟發展,羅斯托 (Walt Whitman Rostow) 的五階段經濟發展理論

從傳統社會開始,提到如果國家想讓經濟起飛的話,要像開飛機一樣,必須把油開到最大,將所有程序都準備好,也就是除了產業政策外,金融也要相配合,才能把國家的經濟提升到另一個層次。當飛機起飛至平流層,便是個大量消費的狀態,國民 GDP / GNI / GNP 提升的目的,便是有多的錢可消費,進而增加幸福感,這理論獲得業界普遍認同。


出口規訓

出口規訓確實是個能讓國家經濟成長的手段。國民所得會計帳便提到:

GDP = C + I + G + ( X - M )
國內生產毛額 = 民間消費支出 + 國內毛投資 + 政府消費支出 + (出口 - 進口)

出口越多經濟成長就會越多。國家在發展初期,農業社會初轉型成工商社會,有錢人不多,無法達到大量消費的狀態,所以要靠出口來救經濟,是對的概念。


台灣汽車產業

回顧台灣汽車工業發展史,政府其實對裕隆汽車的支持甚鉅。1961 年台灣只有裕隆與國產兩家車廠,當時台灣政府發表了發展國產汽車工業辦法,規定除了現有車廠外,不得成立新車廠。

這限制競爭的壟斷的政策,如同李斯特的幼稚產業保護論。產業發展初期,無法在競爭中生存,於是先保護待其茁壯,長大後再放其出去競爭,不只要滿足島內需求,還必須要想辦法出口賺外匯。

一直到 1986 年左右,裕隆飛羚開始研究上市出口,但國際銷售狀況不佳,雖有意把汽車工業當作民族工業,但因為過度保護,未將產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,不似韓國讓六家車廠競爭,出口不夠便限制貸款,在出口規訓中「訓」部分較為不足。

1984 年俞國華擔任行政院長,主張經濟貿易自由化,陸續頒布自由化政策,後來發現台灣不一定要靠汽車產業不可,電子業在後來二十幾年間也發展飛黃騰達。只是如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狀況,貿易自由化後,要是本國銀行不夠力,國家又無法控制銀行時,國家無法決定以資金扶植何工業,只能看著未成熟的產業,被自由化的洪水沖垮。

延伸閱讀:《臺灣汽車產業傳


金融發展

台灣的金融發展史中,曾經成立過政策性銀行 (如工業銀行,有中華開發台灣工業銀行兩家,將分別改制成凱基銀行王道銀行等商業銀行),其使命是幫助政府想扶持的產業,給予長期的創投資金。

中華開發曾經是全台最賺錢的銀行,因其曾投資了台積電、聯電、宏碁等企業,劉泰英便是當時的董事長,最後因眾多弊案下台,畢竟當政府無法監管如此金融運用權力時,弊案便會從中而生。

我們都希望國家富強,同時也希望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者,帶領國家發展,只是一般來說,大眾不相信政府,又不希望政府管太多,要如何相信政府能有效領導我們,投資在適合發展的產業呢。

以中國的例子來說,鐵公基 (鐵路、公路、基礎建設) 產業做得很好,但總有零星狀況發生,往後阿里巴巴,淘寶也發展起來,其中阿里巴巴更協助許多中國企業達到出口的目標。

政府在選擇要補助產業時,一定沒有民間支持選擇經營來得有效率,像是如今政府想要補貼生技與文創,又怎能知道這些就一定是未來的產業呢?


經濟發展

從兩次世界大戰以降的經濟發展,可以發現後進國家要追上先進國家非常困難,後進國家雖說一直在成長,但如果以 GDP 的絕對值來看,距離卻相當遙遠,因此常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。

韓國在發展的過程中,有日本德國等明顯的 Role model 。台灣如果要發展經濟,培植產業,就算有強人上台,願意用全民的力量去做,台灣下一個亮點產業將為何?似乎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典範了。

出口規訓這套,在韓國已玩到極致,或許規訓的時代已經結束,在低關稅的環境下,想規訓資本家,再現規訓奇蹟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。

未來與其相信少數人的決定,不如相信市場與眾人的智慧;與其決定要發展何種產業,不如單純提供誘因,鼓勵民間創新就好了。


延伸觀察與思考


  • 本書只有提到東亞,但工業革命後,當國家要發展,急起直追之時,國內大約會處於相對均富的狀態,畢竟在貧富差距大的狀況下,是很難帶動全國的產能的。

  • 從小學的便是經濟自由化的概念,從這次的讀書會的契機中,開始閱讀自由經濟與計畫經濟相關學說,還有李斯特 (Friedrich List) 的保護貿易學說、生產力理論。其中《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》便是對生產力的研究,認為一國的發展程度取決於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,而不是所積累的財富的多寡,財富的生產力比財富更重要。

  • 在李斯特的生產力理論中,包含了個人生產力 (人才培養),公費留考其實就隱含了規訓的概念在,而這部分書中也沒有特別著墨。只有提到受教育時間長短與 GDP 增長間並沒有強烈的正相關。這種正相關最強是在小學教育 (基本讀寫、運算技巧)。

  • 教育該何去何從,或許可以參考「科學、科技、工程和數學教育(STEM education -- 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and mathematics) 」,培養符合 USB 隨身碟化的技能 (如同羅胖所總結的「自帶信息,不裝系統,隨時插拔,自由協作」)。

  • 從另一角度來看,計畫經濟就像是剝削一個族群給另一個族群。像是健保便是剝削小眾 (醫護) 打造大眾 (全民),而韓國便是剝削大眾 (全國人民) 打造小眾 (特定企業) ,以成就國家,有國家與人民權力的消長關係。

  • 書中大致概念為:經濟不成熟時,應以政府之力保護規訓,待其其發展成熟時,再走向自由開放,這種國家與人民權力的消長,就像是社會較窮時,左派興盛,而整體所得高時,右派則有較多支持者。

  • 出口規訓是否一定要有「訓」的成分在?從韓國影視的例子來說,一開始政府只有「保護」,待其累積一定經驗與規模後,再大力扶持出口,並沒有特定訓的成分。


關於線上讀書會


過去對於世界的認知,多侷限於歐美中日的文化灌輸,但其實和我們政經更息息相關的,反倒是我們的鄰近的東亞國家們,很開心能藉有這次的閱讀,對這些鄰國的經濟發展有粗略的了解。

這次讀書會,時間上改採較晚的 22:00~23:00,整體較顯疲態;人數上總計 5 人,在整體時間安排上較有餘裕;流程安排上,最後的回饋有聚焦回原書的功效。

再次感謝這次參與讀書會的所有人員的分享,能夠對成與敗這本書有更多面向的思考。


延伸閱讀


如果你覺得台灣輸韓國很多,「成與敗」給你一個說法 -- 陳豐偉

如何看待《成與敗: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》 -- Data Su

《成與敗》:台灣為什麼比東南亞好,卻又輸給韓國? -- 蔡依橙

東亞的成與敗 -- Gene 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