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階級世代


讀者:王姿文


生命中做的每個決定,都將形成階級。

近來資本主義下的階級複製、階級世襲等議題,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市面上各式著述,便各自從所得模式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、女性專業人員崛起《女力時代》、獲得機會與資源不平等《階級世代》.....等不同的角度,構築這個貧富差異日益懸殊的現象。

感謝白袍帥傑推坑,乘著地利之便來到藍佩嘉教授的導讀會場。仔細想想,來北部讀書與工作,享有北部的各種文化、社會資本,何嘗又不是階級形成的一部份。




階級或許不平等,但流動機會加深不平等


美國是個典型的階級落差逐漸增加的國家,作者 Robert D. Putnam 在本書中,試圖以教育與教養方式差異,來解釋貧者越貧、富者越富的現象。

不只是美國,其實台灣家戶財富差距也日漸擴大,但現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貧富差距,因為一般來說,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教育,翻身進入不同階級,但現在問題卻出在下一世代的「流動機會」的不平等。

簡而言之,導致不平等未來的,不只是階級複製、或階級世襲,更多的是下一代所能獲得不平等的機會與資源。

以台大學生來源為例,有明顯的城鄉與父母職業的差異,尤其父母為公教比例高達42%,這和聯考或多元入學不完全相關。只是可以將之歸因於產業結構或是稅賦不公嗎?林宗弘的研究中指出,過去工業化時代有許多中小企業的創業機會,在 1970 年後便降低許多,也就是之後要成為資本家日益困難。因此便提出「中層解釋」,分別為:家庭結構 、教養方式 、學校教育資源分配 、社區社會資本。


雙軌化家庭結構


研究指出,未婚生子的狀況在教育較低的族群中較多。這不表示單親受到的教育不好,但下一代獲得的社經資源總是較少。加上現代社會同儕婚姻越來越普遍,讓下一代獲得的資源呈現雙倍的落差。

相較於美國,台灣沒有太多單親家庭的問題,較多的反而是離婚的不平等。台灣的離婚率隨著時代變遷開始有所變化。1990 年代前是高教育的人比較容易離婚,但 90 年代後反而是低教育的人比較容易離婚。或許是因為過去「敢」離婚的人,多半是經濟資源較充裕者,如今如同女力時代提到的「高社經的專業女性會為了給下一代更好的資源與環境,構建穩定而對等的家庭」,再加上貧賤夫妻百事哀,反倒是社經地位較低者的離婚率比社經地位高者高了。


不同教養下的不平等童年?


書中提到美國的專業中產階級的教養方式,多為規劃和栽培,呈現出來的像是恐龍家長,太強調讚美孩子,衍生權利感,會積極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( I deserved something better than that),但同時也因為習慣了被安排好的人生,導致較強的依賴感;勞工階級與貧窮父母則是以權威的教養方式,讓孩子自然長大,雖常導致孩子有限制感,不敢干預或爭取,但相對來說,則比較獨立自主。

中產階級的規劃栽培真的好嗎?

台灣的教養模式是否也和西方雷同呢?中產階級面對下一代的教養,主要是評估並培養天賦?還是賦予過多的期待與壓力?( You should better than me!)


體制外與體制內的教育


藍佩嘉的研究指出,父母的教養模式和「資本力(高/低)」及「追求的價值觀 (競爭力/自然發展)」有關。體制外教育的濫觴,便是父母當初受到體制內的教育荼毒,有太多遺憾,所形成的反動勢力。只是這種教育這通常也要中產階級以上的父母才能負擔,畢竟除了學費高昂外,父母要能承擔孩子在體制外所需要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。

相對於體制外教育,許多勞工階級家長對教育的目的,便是培育階級流動力,期待藉由教育成就達成階級流動。家長因為無能協助孩子課業,外包給學校與安親班,尤其是新移民母親。並試圖藉由建立親密的親師關係、親戚的社會關係,來轉換為文化資本。


社區社會資本


這裡提到了社會資本(人脈)、與文化資本(教育、品味)。

美國居住隔離加深了教育不平等,加上學校經費部分來自房屋稅、家長募款參與校務(富人社區自然募款容易),導致同樣是公立學校,富人區的教育經費,無論是硬體或是師資都會特別豐富。此外,在資源集中的富社區有較多大學先修資源,不但可抵休大學學分,有利申請大學,更有顧問提供申請大學相關諮詢。

台灣雖然居住隔離的狀況比較不明顯,也沒有房屋稅的問題,但國家補助公立學校,就學者多為中高階層的子弟;此外,多元入學實施,入學方式與選填志願的複雜化,提高了家長了解制度與協助孩子的資訊門檻,強化了資源和資訊的不平等。

而在美國高社經地位父母的人脈較為異質,高職業聲望者多,能提供子女在升學就業上較豐富的資訊;而低教育程度的父母,社會網路通常較同質且稀疏,在選學校找工作的過程中較難得到成年人的指導。加上貧窮社區在人際信任、集體效能上都日益低落、宗教社群的影響力不再,讓貧窮社區的社會與文化資本更顯低落。

相較起來,台灣民眾普遍認識不同職業聲望的比例較高,社會資本較充足,且對社區支持的信心遠高於日韓,較沒有美國社會資本分歧的問題。


能做些什麼?


依循之前提到「中層解釋」的脈絡,分別就家庭結構 、教養方式 、學校教育資源分配 、社區社會資本等方向來思考可行的策略。

在家庭結構方面,除了幫助弱勢家庭脫貧外,或許可以重建家庭價值開始,進而針對多元類型家庭給予制度性支持(如同性家庭)。

教養方式要注意的是,一旦過於強調教養的重要,可能會因此強化父母壓力,反而製造「問題家庭」的標籤。

學校教育部分,學校應避免以中產階級、雙薪家庭、全職母親為原型,來設計學習活動或要求家長參與。

至於聯考的存廢問題,有人聲稱聯考才是最公平的升學方式,但其實聯考只是考試那三天公平,考前考後的養成過程,還是極度不公平。聯考除了分數上的公平外沒有其他優點,畢竟不可能因為考了同一份考卷,而達到真正結構性的公平。


雜想


 網路開放課程 

書中沒有特別提到的是網路時代對於教育資源的衝擊。現下有越來越多的網路開放式課程(國外有可汗學院Coursera......,國內有師資與內容都誠意十足的台大開放式課程等網路教學資源),看起來是往後弭平數位落差的必要教育手段。只是這些網路開放式課程的學習效率,則見仁見智了。


 所謂機會與運氣 

很多討論的重點都在於入學制度,但機會的重分配絕對無法解決整個問題。即使進入學校,之前的學習訓練,不見得讓學生已經準備好面對不同的教育文化與環境。因此要給的不只是入學的機會,還要有入學前,整個過程中,資源與學習環境的落差。

很多能力,有時候不是學生的資質或努力,只是過去從未暴露出如此的學習,而這一切只是結構性差異的結果。

「你很幸運。」這句話背後,通常「幸運」反映出來的是社會運作的方式,不只關乎個人努力。如果想要克服結構性差異,通常需要一個機緣(像是學校遇到好老師),而給予資源讓下一代能遇到他在這結構中的貴人,變成了重要的課題,只是貴人與機運這類抽象的概念,較難系統化地提供給所有人。


 其他 

寧為雞頭不為牛後?牛有時候的總體資源比較多,且牛,本身就是一種階級。

說了這樣多,本書亮點其實是裡面一個個的生命故事,提供大家對於階級的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