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

背離親緣


讀者:王姿文


會追尋到這本書,來自於作者 Andrew Solomon 於 TED 的演講,那場演說其實就是為這本書做的最佳註解。




人的兩種身份


其實人的身分有兩種:

一種是「垂直身分」,從父母到子女世代相傳,像是種族、國籍、語言、宗教, 是親子共同擁有的,有些或許難以認同,但沒人想要改正這些身分。

另一種「水平身份」,必須在同輩之間察覺到這種身分才能認同,這些水平身分,人們幾乎總是想要治癒。

這些水平身份,可以是先天的如唐氏症、身心障礙、同性戀、神童....、或是後天的如罪犯、遭姦成孕......等族群,這本書在談論的就是這些水平身份認同與被認同的故事。


背離.親緣


與這些與眾不同身分處之泰然的歷程 ,似乎需要三個層次的接受:自我接受、家庭接受、社會接受,只是這三種接受,不一定可以同時發生。

在這些水平身份被接受之前,不被接受的人常常覺得父母好像不愛他們,其實父母只是不贊同他們。愛,理想上是沒有條件的,在親子關係裡恆久存在,但不等於愛能無條件接受一切,接受總是需要時間。

家庭多半在孩子幼年時就加強垂直身份,但許多家庭會打壓水平身份。垂直身份通常被尊為身份,水平身份則往往被當作缺陷。

社會的認知與認同也是造成衝突的源頭。書中以視障為例,究竟視力受損是種身分?還是種疾病? 「損傷」是生理狀態,「障礙」是社會環境造成的結果。像是腳不能動是損傷,進不了公共圖書館是障礙。也就是說,障礙主要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。而父母的愛與包容,是支持這些水平身份的最佳解。


後記


每個人身上,或多或少總會被印記著各種標籤(水平或垂直身份),循著這些標籤,我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模式,並接受著不同的目光與對待。當少數標籤被置於多數標籤中時,需要的便是彼此的接受與認同。

尊重包容與認同,這些詞彙我們並不陌生,但我們是否真能恰如其分的對待彼此?還是只是施捨著自以為是的憐憫,給予自以為是對他人好的「矯正」?

有水平認同的成年人多半不希望受到憐憫或崇拜,只希望好好過自己的生活。
慈善與好意一直是身心障礙者最可怕的敵人。

很感謝這本書以豐富的實例故事,為各群水平身份的朋友們,描繪出一幅幅以愛包容的故事,更提醒著我們要以合宜的方式,彼此接納,而非自以為是的矯正同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