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學習法 (1) 實戰經驗分享


讀者:王姿文

這次線上讀書會實驗,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是由熱心積極的唐悠悠醫師發起,從選書、召集讀書會成員、測試線上系統、帶領討論皆一手包辦,非常認真而用心。



選書與讀書會起源


幾個月前,帥傑推薦了一門在 Coursera 的課程 Learning how to learn,這本書《用對腦,從此不再怕數字 (A Mind for Numbers)》就是該課程的選書。

近來學習法的理論正夯,會選擇這本書,是因為這理論可以作為學習的基本功,連結到最多學問,並試著藉由腦科學理論來精進學習法。所以在選定書籍後,便以這套理論應用在學習魔術方塊。此外更以書中的章節為基礎,閱讀其他相關書單,藉此反省我們是否真的能好好運用這些自以為熟悉的道理?

另外,關於M3方法學,心理學界最新的學習理論題的是 SQ-4R,可以拿來當作課程設計的參考。

延伸閱讀:
超越智商: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
像藝術家一樣思考》五天學會繪畫、五天左腦換右腦、五天開發創造力
專注的力量》EQ 作者 Daniel Goleman 的新書


學習案例分享


既然是談論學習法,主揪人唐悠悠便以實際學習案例 -- 歡樂爆表的魔術方塊 鬧場表演 學習經驗,作為開場與經驗分享。使用的就是組塊學習的四大步驟:專心重複、理解脈絡、刻意練習、切換學習。


Day 1 

幾乎沒有進度,覺得選擇的門派速度太慢,公式太長。

而 CFOP 的門派中,雖然可以藉由背超多公式達到最快速度,但只要一分心,走錯一步,就容易失敗,畢竟無法藉由背公式整體理解這個產品。


Day 2 (使用時間 8 mins) 

轉換門派,使用搜尋到的 8355 法(不用背公式也可以解方塊你相信嗎)。研讀影片與書面教材,並試解幾次後,解題時間約為八分鐘。


Day 3 (使用時間 4 mins) 

希望能夠加快速度,理解脈絡就顯得更重要,不同公式會有其尖峰速度,要將理解和背公式合而為一,才能更有效率,於是便開始聚焦在特定方塊上。

只是這門派還需要熟悉例外,所以也不是太滿意。


Day 4 (使用時間 3 mins) 

突然發現轉不快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工具不夠好,在將魔術方塊從 50 元升級成 280 大洋的後,時間馬上減少一分鐘,非常神奇。

只是這時候就面臨了一個心理瓶頸:看到網路上大家都可以在一分鐘內解決,便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聰明,才會技不如人?

其實這就陷入了僵固性思維。僵固性思維會用成功來肯定自己,同時也會因為失敗而否定自己;相較之下,在成長思維中,成功的意義在於證明成長,而失敗則只不過是在面對自己的成長課題。


Day 5 (使用時間 2 mins) 

從影片發現,可藉由正確的手勢來加快速度。同時從學習成果最好的經驗 (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的準備架構) 中,來做遷移學習。並使用精專考試錄影反省的方式,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。

最後是「表現曲線」,在讀書會之前先行練了幾次當作暖身,因為從學習曲線的理論中,每天的表現都會從前一天的最佳狀態退步一點,所以要先熟悉過,才能迎接當天最好的表現。


結論 

要相信成長潛力、建立組塊記憶、遷移套用經驗,便是學習法的心得。


從案例延伸的 大亂鬥 討論


Q: 發散思考在這次學習上是否有其助益? 

在這次專注與發散的比例,大約是每天練習 1 小時,發散 23 小時,在發散期間會一直想如何增進表現,像是想到換工具有助於改進速度,就是在發散時間想到的。而思考脈絡便是將影響速度的原因,切成「動腦」或「動手」不夠快。

Q: 從這次學魔術方塊的經驗,還可以進一步遷移到哪裡去? 

實戰其實最有趣,但重點在於能否對未來學習新東西時有所助益。於是會後討論中,有人表示想學至少一門程式語言,當作日後學其他語言之用,有人則想在五天學會畫畫 :D

Q: 每次從前一日的高峰掉下來,想要重新進入狀況需要多久時間? 

韓國研究發現,重新進入專注狀態約需要三分鐘,就悠悠的經驗約為兩回合,時間差不多相符。

Q: 魔術方塊是程序性的記憶,一旦學會便較難忘記,這方面和精專考試不大相同,因為精專考試大多是概念性的記憶,把不同知識串聯起來。如此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,如何相互套用? 

精專雖然有很多題目是需要臨場判斷,但其實很多疾病都有其標準工具,這些標準問句就像是在建立組塊,之後面對疾病時,相關症狀便會馬上映入腦海中。這概念就像是面對魔術方塊時,看到特定排列組合,便會調動相對應的解法。

Q: 外科約莫需要每周兩例手術來維持純熟度,一般來說,技術類操作多久沒碰後,便會開始生疏? 

這些專業技術做久後,便會有肌肉的記憶,即使有一段時間沒有碰,經過幾次接觸後,會慢慢找回手感。

此外從這次的學習案例中,可以看到藉由錄影來找問題,但高手有時便會以後設的角度,直接檢討優化流程。


面對未知的學習?


另一個延伸問題在於,書中舉的例子是關於學習數學,悠悠將其應用在魔術方塊學習實驗上,這些都是可以量化,且有明確學習道路的例子。

但在我們這一代,面對的困難往往不是學習一門技藝,而是如何充實自己,讓自己做整合性的發揮,這些關於未知的學習,是無法使用書中提及的各種技巧習得的。

因此其實這本書比較適合在求學過程中,以分數或技能為導向的學習模式,但在人生的道路上,又是另一番風景了。


大腦的雙系統理論們



左腦? 右腦?  

本書所提到的「專注」跟「發散」模式,大致跟相機的 Zoom in/out 觀念相似,但如果討論到確切使用的是大腦哪幾區就讓人頭痛了 XDDD。但其實在 fMRI 的研究都是兩邊腦一起亮的,左右腦的迷思或許像星座一樣,流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XDD

只是大腦的雙系統理論,在探討心智的理論中,實在屢見不鮮,像是《快思慢想》的第一、第二型模式,《超越智商》的第一、第二型,《像藝術家一樣思考》的左腦、右腦型,這本書的專注、發散模式......,這些講的是同一件事嗎?

過程一 (type I process) 的核心特徵是自動化的預設模式,除非被過程二 (type II process ,較高層、推理過程) 打斷。過程二使用的工作記憶較多,用來做假說思考。

《快思慢想》提到的系統一比較類似 Bottom-up 的大腦神經迴路 -- limbic system;系統二則是 top-down 的大腦神經迴路 -- cortical system。這也是 schizo 神經迴路假說的原型之一 (mesolimbic / mesocortical pathway)

學會如何學習課程的參考文獻如果連過去看,其實原始論文寫的名字不是發散模式,而是 default mode。認知心理學界有 n 個「雙系統理論」,於是 Evans 曾嘗試把它整合成一種,而及《超越智商》的作者 Stanovich 則提出三重心智理論。


關於聯想與連結 

除了探究認知心理理論,更重要的是要如何結合現有專業,搭配相關理論,強化既有能力。舉例來說,以前學知識 ,比較是硬背,現在則更重視聯想,但看完這本書 ,我們可以更知道聯想也不是只有亂七八糟聯想,可以有系統有方的去執行。

人的記憶儲存跟提取,都必須依靠多感官的程序(sequences),藉由多次重複後,才會變成自動化(type1 process)。這讓人聯想到書中所寫的「記憶宮殿」,為何需要把想記住的東西寫成一個視覺故事,有一陣子家長很流行付費讓子女去學「XX記憶法」,原來就是把要記住的東西想像成一個鮮明的視覺影像,深深印在腦海裡,就不容易忘記。

例如前幾天剛好看到高博士的帕金森氏症藥物,幾乎都還給老師了,但看到 Amantadine 這個藥物,我居然還記得我大四藥理學考試的時候曾經記憶成『AMAN踏釘』,一個男人在神經突觸前踏破釘子,釋放出 dopamine...

而 type I 既然和 limbic system 相關,自然和情緒會有強烈連結(例如熱門的失戀情歌之所以傳唱多年,是因為很多人在唱這些歌曲時都有強烈的情感)


延伸閱讀  

論文
Dual-Process Theories of Higher Cognition: Advancing the Debate
The two modes of an athlete. Dual-process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sport
TED 演講 -- Jeff Hawkins:大腦科學將如何改變電腦


相關文章
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學習法 (2) 如何教如何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