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階級世代 (教養篇)


讀者:王姿文

線上讀書會實驗繼續進行著。

這次的讀書會起源於《階級世代關於階級社會的討論。像是在書中有提到,美國政府在投資教育經費後,會追蹤其效益,看對於學童成長是否有幫助,卻得到一些非常反直覺的結論:像是增加學齡前教育,可顯著影響成長後的犯罪率下降、學歷提升、收入增加......。

此外,近期羅胖在罗辑思维 186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中,提到不同階級對於下一代的不同教育方法:沒錢人是培養做「工藝品」,供社會揀選;有錢人則是培養做「藝術品」。必須說不同階層的人,學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,畢竟家底厚的人,有更多失敗與試誤學習的機會。

大家又如何看待階級社會下的教養模式與教育選擇?




培養案例分享


 美國優秀華人二代 

剛好認識了幾位台灣人前輩,移民美國的孩子,接受到很棒的教育,分享的故事,才讓我發現以前以為的「美式教育」,根本是幻想。

萬維綱講得沒錯,老美也非常非常重視「成績」,像是其中一個孩子 SAT 2200 ~ 2300,加上音樂表現(至少是學校合唱團/管弦樂團、該州有得名)與運動校隊;上哈佛的,除了 SAT 2400 外,還有奧林匹亞得牌、游泳校隊、簡報/演講很強....奇葩等級。

美國華人家庭培養小孩的策略,基本上非常燒錢,學音樂/運動,大概四歲就開始,但是會視天賦適當調整。運動要選美國的主流運動,搭配華人可以玩得起的,如:網球、游泳、高爾夫,此外同時不斷強調要有良好的「溝通、表達、簡報」能力。培養方式諸如:小學開始學習發表文章在校刊上,甚至爭取當編輯、高中會擔任校刊的記者,出去拜訪周邊的名人,來練習溝通、書寫、簡報等技能。

在「成功培養自己孩子看世界的眼光」與「用爸爸的錢堆出一個不錯的人生」這兩者之間,當然是前者較優,不過發現最重要的,還是家長自己要夠與時俱進,才能給孩子更多;不過有趣的是,階級世代告訴我們要找個值得信賴的「鄰家叔叔或哥哥」,因為父母的影響遠小於想像,就實證上,很多研究都發現同儕的影響力超過父母,好的鄰居可以幫助階級往上流動,提供一些不同的視野,這部分在華人社會,似乎是比較欠缺的~

或許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孩子挑環境,類似美國挑好區一樣。好區房價,非常保值。


 才藝人生 

有一個女孩 Vivian。 USC 醫管大三,今年實習已經被簽下來,年薪八萬多非常優秀。

他爸爸說:Vivian 小提琴拉得非常好。但是小時候五歲練琴,非常苦。有時候為了一個音錯誤,媽媽會不斷逼他重複練習,搞得母女都在哭。但是成年後,Vivian 多次寫卡片感謝他媽媽小時候逼他練琴,因為練琴訓練他極佳的紀律,此外讓她無論在快樂或不快樂的時候,都有小提琴這個好朋友。因此他建議我孩子如果音感不錯,一定要學音樂,一來怡情養性,二來訓練紀律。

我問幾位前輩,就他們認識的美國猶太人,怎麼督促孩子?他們一致說:他們比華人還狠.......

孩子適逢安親、才藝、學區等選擇;身為老師小孩的我,本想讓孩子擺脫自己的補習才藝人生;但是發現這一代所處環境更為現實;我無法複製父母的方式買房安身,我的孩子也無法複製我的方式求學;到頭來還是得一定程度重複自己的童年....XD


培養工藝品還是藝術品?


以上案例分享,便是羅胖所說給人撿選的「工藝品」,只是美國社會,光給人撿選就可以年薪 300 萬以上;但「藝術品」的培養,家長要有幾個億台幣才行。因為做決策,你也要有系統跟資源給他決策才行,是屬於富二代的培養法。

雖說有錢並不等同於頂級階層,了不起算爆發戶 XD,但如果認知階層錯誤,更是悲劇,一個家裡沒有底的人,整天想著做決策,就變成好高騖遠好吃懶做。被揀選都沒機會,卻整天想做決策,是不行的。適當的認知升級,是在這層成功,然後參透上一層,這是我過去十多年的感想。有些認知,要在剛好正確的時候升級,才會有效。

在經濟不成長的年代,能漸進流動就很厲害了。那種一代賺 50 億上去,爸媽講台語,小孩講英語的時代可能在今日台灣是沒機會的。台灣過去的軌跡,暴富除了連家三代公務員傳奇這種的之外,多數是製造業、房地產以及連鎖創業,但這三個機會之窗都關起來了。不只沒有機會,或許要更費心力,才能不往下掉。

雖說階級不完全是看收入,但「可支配所得」可有懸殊差距。有些人,因為適當的時代掌握住機會,創造了數十億台幣等級的財富,但是如果認知就停在這裡(因為自己也是工藝品出身),可能也就卡在這裡,甚至下一代因為機會沒了,還會往下掉?

但另一方面,當有幾十億資產的時候,小孩除非真的非常不成材(碰賭、毒),否則他可以創十幾次業,總會成功。富二代要真創個業,失敗三次都還有第四次機會可以學,我們第一次可能就破產了。戴勝益年輕的時候是個敗家子,但最後也被他弄出王品來。

這代醫師的薪水,正好卡在不上不下的階層,雖然同意收入不該是決定階級的條件,但資本比較雄厚者,等待/選擇機會多太多了,到頭來,還是收入佔了階級很大的條件。


 投資選擇 

雖說成功難以複製,但會成功的人一望即知,有規律的,這些人認真學習、勇於改變,成功機會放在哪裡都是高的。只是有時候在個人投資、孩子投資、個人成就滿足、孩子環境選擇、孩子娛樂的方面,真的是頗難的選擇。

如果有錢,似乎就不會這麼困難,或許應該來想一篇:有限資源下的教育 (休閒 / 玩樂) 策略~


 公立?私立? 

教育的費用要跟生活匹配,有些家長會很勉強的給小孩去私校學習,但因為私校的社群普遍收入也高,一些社交活動的花費、臨時性的支出也是有的,如果爸媽手頭太緊,可能會造成小孩壓力:「我省吃儉用給你來這邊,你怎麼不努力。」以及同儕比較時,多少會產生自卑感,像是我朋友說,小朋友約出去吃飯,都是300+簡餐,但他們家考試成績好的獎品只有麥當勞,這其實都是隱性的學習。

成長過程中,過大的壓力會導致小孩產生 toxic stress,如果家長自己在資金上的情緒跟壓力沒辦法處理好,這種壓力會對小孩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。所以,如果手頭寬裕,私立有其好處,家長的資產與價值比較類似,小孩的社交也容易開展,私立經營得好的,課外活動跟整體發育也比較好。但如果手頭不寬,公立比較輕鬆,剩下來的錢,可以安排夏令營、旅遊、出國、才藝語言學習,增加同學異質性,也很好。暑假連續安排三種活動,他每週都要學著跟不同的小孩互動,重新認識、找尋合頻率的朋友,這就是不錯的訓練了。


 跨區就讀?還是陪伴? 

家長陪伴的部分,有兩種選擇,一個是會給小孩選好學校,但通勤,一個是給小孩讀附近,省下交通時間。看書後選擇了節省時間、多陪伴,即使各做各的事情,那種給小孩的穩定感是不錯的,課業或人際關係有問題,相處時間久,小孩才會求助。

與許多反國民教育的人想法不同,覺得國民教育內容其實設計得不錯,之所以我們還是會在課業上努力,是因為這能給小孩自信、紀律、學習「學習的技術」,自修跟評量,品質也都很好。

工藝品培養方式,不同階層的培養方式的確不同,如果不能一路用資源走精品培養路線,至少也得拉出一個不錯的原型手拉胚,再讓他自己長成被欣賞的樣子,把有限的資源傾注在基礎和將來孩子可以起飛的時刻,這點看來是比較能做到的~

或許關鍵還是父母本身的態度和眼界 (也許態度 > 眼界);不過陪伴與「鞭策」看來一樣重要。學齡前無條件的給予陪伴,努力投注時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,是以後鞭策與衝撞期消耗感情 (誤) 的最大資產...XD。非常佩服在家自學的父母,耐 (愛) 心值真的無上限,另外擁有可以將孩子帶往正確方向的信心,也是非常厲害。


美國教育夢?


許多美國朋友在閱讀本書後表示,書中描繪的現象,和美國現實社會沒有太大差異。想要上頂尖大學依舊很競爭,可能比台灣還累,體育音樂是基本款,學科 SAT 一定要夠高。此外也不難看到在美國社會,想平衡種族間差異的意圖。

至於要不要到美國受教育?這次與會者有不同意見:


 標準答案  讓孩子自己決定


 反方意見  因為不想被種族歧視,所以不想讓他們做美國人。

雖說美國每次提到種族歧視都會拿黑人做例子,但其實華人是最被歧視。曾有一個大數據資料,OkCupid (免費線上交友網站) 的 CEO ,曾將其會員的交友狀況與行為作分析,發現亞洲人是最被歧視的,其中亞洲男人是所有族群都不喜歡的,但亞洲女人則到處受歡迎,所以如果是女兒的話不會特別阻止,但兒子的話則會祝其好自為之 XDDDD

其實在台灣,我們看到許多權貴不經過公開程序,便得到大量名與利時,都會心生不悅了,更何況在號稱自由平等的國外,被當做潛規則中的二等公民,感受會更差。


 正方意見  因為沒有出過國,所以如果有機會的話會想要出去看看。

相信如果能出國念書,眼界、邏輯、思考方式將會和在台灣受教育不同。至於要不要留在美國,雖說內心希望其回台灣,但要是在當地能過得很好,想留在那也不會阻止。

至於時機點,會想等其人格發展到穩定狀態之後,再讓他出去較佳。從小出去在語言發展上當然好,但如果沒有一起出去,怕會走偏,所以偏好在高中過後再讓其出國見識。相較於大學出國,研究所再出去的,其邏輯思考方式還是會有差。

其實在美國 LA 有非常多小留學生,案例有好有壞,基本上如果在大學前出去的話,家長一定要去盯,沒有家長盯的常會走偏;大學或研究所出去的,有的會面臨想留留不下來的問題,卻仍希望能盡量留下,圖個機會。如果多數出國的人都是想留的,是否代表這些事是值得做的?

要在異鄉生根並不是件易事,大多數會想去美國的,主要有在台灣的推力,與在國外的拉力相加而得。推力方面,可能是過去的經歷,讓其覺得在台灣是危險的,或是覺得瞧不起台灣,這些過去的經歷使然,不過是人生不同選擇。


 相關提問  為何如此崇尚美國教育?出國的目的為何?

從在美國長大親戚的分享中,發現成長過程中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經驗,除了學科外,假日不會待在家中,從小便經由打工或營隊參與,來累積社會經驗。

與其說一直崇尚美國教育,不如說是期待能給孩子一個適性適所,天賦得以發揮的教育。


那麼技職教育呢?


在網路講堂一則關於技職教育的文章 -- 技職教育:一個瑞士鐘錶匠的故事 ,有提到對於興趣導向技職教育的憧憬。但台灣也能如此美好嗎?

亞洲的技職教育,謝宇程《做自己的教育部長》有提到台灣的技職教育的混亂:汽修科的出來不會修汽車、電子科的出來不會焊電路......。主要原因在於這些高中,必須要有相當比例學生通過檢定與證照,才能獲得較多補助,導致實做課主要都在準備考試。所以這群高職生,是用高中方法去教,導致學會的比較少。

其中當然有像高餐旅、與中鋼專班(有產學合作,在學期間便有產業實習課程)等,以實際技術納入技職教育的例子,但其實大部分並沒有如此的課程設計,因此在技職教育畢業後,還是要從學徒從頭做起,或許並不是條理想的道路。


體制外的選擇?


 經驗分享 

不想上幼稚園的原因?主要是沒有找到理想的幼稚園,加上不想去幼稚園和同學交換病毒XDD,因此想要自己帶......

因為沒有找到理想的學校,所以有考慮過體制外學校,但看這群家長很多是從都市「島內移民」到該學區,還有仲介介入,還有的家長過於崇尚自然,甚至還有反疫苗的理念,看起來又不是很理想.....。

也有考慮過美國的教育,但又不知道強加這種教育於小孩身上,小孩是否真的就會喜歡?相較於美國,而芬蘭與荷蘭的體系,或許因為人少國小,教育理念在於讓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。


 專家意見 

Ken Robinson 在 TED 的演講中有提到「有教無類計畫」,目標在於幫助階級底層的人們脫離其階級困境,用的方式就像是如今的填鴨式教育,讓小孩大量閱讀。但像是在芬蘭,如果問到是否有翹課的學生時,大家會很驚訝的反問為何要翹課?怎會有人不想來學校呢?因為學校的目的在於能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天賦。


延伸閱讀:Ken Robinson 在 TED 的系列演講

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?
我們應看重人類創意的豐富性,提供全人教育,使孩子能夠面對未來。

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!
我們必須脫離工業模式的教育(線性思維、強調從眾、標準化的教育),轉型成像農夫一樣,打造自然多元的良好條件,幫助幼苗成長茁壯。重點是要給學生量身打造的學習經驗,結合外在資源與個人化的課程。

How to escape education's death valley
教育是人的系統。教育目的之一,在於喚醒並發展創造力,但現在教育反而走向標準化。


 反觀台灣 

這說起來很理想化,反觀台灣較相近的便是森林小學或是華德福教育(Waldorf education)

有位類體制外教育學生楊逸帆(TEDxTaipei 講者)拍攝的紀錄片《學習的理由(原名:不想考基測)》,便訪問了這些學校中,那些有才華的學生,在真要進入社會時,所遇到的各種挫折。讓人覺得在台灣,即使家長提供如此環境,讓孩子快樂找到天賦,但如果不是夠有錢,能繼續支持孩子面對之後的挫折,孩子是否能適應未來的現實社會?

華德福另一個問題是,沒有一個標準的認證體系,導致有許多學校打著華德福的旗號,但其教育品質卻相當低落。原本只因為這一代成長時被逼得太緊,不想讓下一代步這一代的後塵,卻造就了許多家長花更多的錢,反讓孩子失去競爭力的悲劇?


學齡前教育


在兒科的專業中,重視小孩的成長發育,有理論指出大腦在發育早期成長特別快速,這些神經迴路會塑造一輩子的性格,而性格不容易改變。所以會認為應該投資在學齡前教育,如同書中提到增加學齡前教育,可顯著影響成長後的犯罪率下降、學歷提升、收入增加......。因此認為在學齡前的教養中,雖不一定要到虎爸虎媽的程度,但該教的還是應該要教導矯正,此外,在學齡前認真建立親子關係也是個很重要的課題。


 學些什麼? 

而小孩子在學校,正是尋求同儕認同的階段,是否該學習才藝,可能就要考慮其群體的主流社交貨幣為何,或許妖怪手錶與 Pokemon 的等級更為重要?

才藝會過時 (像是珠算),或許比起技藝,學習紀律與如何學好一件事情的技能,或許更為重要?只是其實並不清楚學習才藝,究竟是在學技藝本身,還是在培養其背後的人格特質?所以唯一有培養的是讀書。目前有做到的就是書上提到的大錯不犯,剩下的主要只培養讀書。究竟哪些技能是一定要培養的,這方面就不清楚了。

至於才藝真的不值得學嗎?或許可能從注意小孩日常細節的某些特質後,再讓他們接觸,如果發現有潛力,便特別去栽培,軟硬兼施地督促。畢竟能夠做得好的事情,有較高機會是天賦,而孩子的才能通常是藉由自己或他人的觀察而得知的。


 教養方式? 

小孩與價值觀類似、資源相仿的、職業相同的爸媽的小孩相處當玩伴,其實是蠻不錯的;不過也會容易變成大家幾歲送小孩去哪,也會傾向跟著做的盲點。我們都曾經以為自己是自由意志的結果,但後來發現,其實我們也是系統下的一個階層,牢不可破 XDD

教養的方式也會因為太常一起出遊、大家太熟;而有一點大家庭似的困擾 (小孩間發生衝突,卻因為彼此管教方式不同,最後不了了之),所以或許保持一點距離,有時候看得比較清楚XD;不然就是真的要教養價值觀比較類似的人 (好壞個人感覺不同),比較有相互成長幫助的效果。


關於線上讀書會


這次讀書會中,主要是網路連線與時間的問題:如果網路連線不佳的話,可考慮關閉 Webcam,單純參與討論;在時間方面,往後可以考慮改至 21:00~22:00 ,或許在時間安排上會比較從容。

這次也是採取自由討論的模式,共同閱讀為《階級世代》與罗辑思维 186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,實際運作上,其實只有校長開個頭,其他人就藉由補充與分享將話題延續下去。和之前不同的是,或許因為這些議題和與會人們切身相關,本次有較多的問題交流與經驗分享。

感謝主揪人蔡校長、教養達人白袍旅人楊為傑醫師、陳偉挺醫師、雷偉德醫師、還有無法參與但以文章同在的林佳緯醫師。這次與會者大多是有孩子的爸爸,外加蚊仔這雜魚啊不是雜蚊,所以討論的大多是關於孩子的教育選擇與教養觀點。之後如果有機會,可以找媽媽、學生、富二代 (可能較難XD)、或教師族群,或許又會有不同的觀點激盪。

身為一隻亂入雜蚊,雖沒有小孩來實際實驗一番,藉由閱讀來反省過去生長環境與接受過的教育,思考自己當下的處境,希望能在未來社會,能在這流動日漸固化的時代,找到一席安身立命之地。

蚊仔的《階級世代》閱讀紀錄 + 藍佩嘉教授導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