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不平等的審判


讀者:王姿文,寫於讀書會前




恐龍法官?真.恐龍?


在「光復國中學生變裝納粹」討論得沸沸揚揚之際,有人提到德國特色本不該只有納粹;那台灣呢?廉價健保與刑責伺候的醫療環境,應該也稱得上是名揚世界的台灣特色吧。從進醫院見實習開始,便常聽許多前輩,討論著各式醫療糾紛、與恐龍判決,更看到許多醫療同行,紛紛跨身法律界,希望能為醫療法律盡一份心力。

隨著醫療環境日益惡化,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,成了當今醫療人員需要面對的課題。身為負責手術房中的風險管理,並保持著醫療糾紛判賠最高紀錄的麻醉科,除了兢兢業業、努力精進技術外,不免思考著,哪天真要是遇到了法律糾紛,在醫療專業之外,還能做些什麼,以避免在法庭 轉角 遇見恐龍判決。

抱持著「與其不斷抱怨,不如認清現況」的想法,趁著讀書會的機緣,找了一群愛知求真的夥伴,閱讀了這本《不平等的審判: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,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》,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新想法。

或許,人人都有機會做出恐龍判決?

註:「恐龍法官」源自草食性恐龍對現實反應緩慢,原指社會價值嚴重脫節的判決結果,目前用指稱所有不符社會期待的裁決。

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「從做中學」是真理嗎?


作者:王姿文

說到從做中學,醫學臨床訓練應該算是其中的代表了,而醫學訓練中,最具從做中學精神的,莫過於 OSCE 高擬真模擬訓練了。

身為第一屆將 OSCE 列入執照門檻的醫學生,原以為之後再也不用和 OSCE 見面,沒想到又誤入唯一有 OSCE 專科考試的專科......這才知道原來「高擬真模擬」源自於史丹佛麻醉訓練。於是在腳殘之際,來到高擬真情境模擬工作坊的教師培育課程,深受這源源不絕冒出的擬真考試荼毒之際,藉機了解這「從做中學」背後的奧妙。



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

線上讀書會 – 我們該如何看待家務與移工?


記錄:王姿文

近年來,不論是在車站的大廳,或是某些特定的列車上,總可見到許多來自東南亞,我們稱為「外勞」的移工們;在醫院工作期間,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來自東南亞的患者、與陪伴看病的外傭。這群外國移工的身影,已漸漸成為社會中不能忽視的一部份。

趁此機會拜讀了藍佩嘉教授的《跨國灰姑娘: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》,原本只是想更加了解這群外籍移工們,沒想到卻看到許多對「家務分配」議題,這部分正好與近來火紅的日劇《月薪嬌妻(亦名:逃避雖可恥但有用)》討論的「家務價值」互相呼應。

很開心今天能夠藉由讀書會,和一群線上朋友討論「家務經濟」、與對「僱傭經驗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