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王姿文
初版: 2015 年 4 月
更新: 2016 年 8 月
近年來音樂與劇場的分界日漸模糊,「類音樂劇」形式的演出開始蓬勃發展,只是為何台灣沒有像百老匯那般,發展出遠近馳名音樂劇產業呢?這就要從台灣既有的音樂劇創作開始談起。
台灣的「有」
I. 原創音樂劇
音樂時代 -- 用台灣文化打造國際級中文音樂劇
最有名的應該是音樂時代製作之台灣音樂劇三部曲《四月望雨》、《隔壁親家》、《渭水春風》,描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。這一部分主要由冉天豪作曲,偕江翊睿、洪瑞襄、程伯仁、張世珮、殷正洋、黃士偉......等堅強班底,一同在舞台上唱出舞出中文音樂劇的雋永篇章。其他相關的創作還有《世紀回眸宋美齡》、《東區卡門》、結合蔣勳文字而創作出的文學音樂劇《少年台灣》......等等精彩的作品。
只是隨著製作班底另創天作之合劇團,幾年間沒有發表新的作品,直到 2016 的作品都會音樂劇《微‧信》2.0,有別於過往較為嚴肅的文學與歷史題材,內容形式漸漸走向與當代人生活的輕音樂劇。
天作之合 -- 貼近生活感動人心的中小型華文音樂劇
由冉天豪領軍,偕同這群優秀的音樂劇創作陣容,自立門戶為專做原創音樂劇的天作之合劇團,並在2013年在水源劇場成功重演了創團劇《天堂邊緣》,這時演出風格隨之一變,從大型創作轉變成小劇場音樂劇,像是在松菸演出之《MRT》、黃士偉獨角音樂劇《黑膠男孩》都是如此的中小型創作。
雖說主打的是堅強的創作陣容,但從《MRT》開始,到最近的《焦糖瑪奇朵》,都可以看見其積極地為新生代表演人員,提供發展的舞台。
人力飛行 -- 從文學衍生,詩篇般的音樂劇
另一個台灣原創音樂劇的標竿,在於擅長詩化「意象劇場」的黎煥雄,偕陳建騏作曲、李格弟作詞之創作鐵三角,打造了幾米音樂劇三部曲系列《地下鐵》、《幸運兒》、《向左走向右走》。其帶領的人力飛行劇團,也曾推出結合陳玉慧文字的文學音樂劇《china瓷淚》等創作,賦予台灣原創音樂劇另一種如詩歌般的樣貌。
只是有時候在文學改編上的拆解較多,如果觀眾對於原來文本不甚熟悉的話,容易看得一頭霧水,導致部分作品在市場的接受度不高。
愛樂劇工廠 -- 適合親子共賞之中文音樂劇
隸屬於台北愛樂,由杜黑成立的「愛樂劇工廠」,又是另一個深耕中文音樂劇製作的團隊。有名的作品有《魔笛狂想》、《宅男的異想世界》、《老鼠娶親》等作品,類型相當多元,也有針對親子的音樂劇演出。
百家爭鳴
其他的如台南人劇團蔡柏璋編寫之《木蘭少女》、梁允睿兼詞、曲、編、導、演,一人6角的音樂劇《美味型男》、連comedy club卡米地也來湊一腳,演出音樂喜劇《OZ綠野仙蹤》......,這些作品大多是中小型的製作,創意滿點,各有其特色。
其中特別的如《呆吧人》、《不讀書俱樂部》系列,結合藝穗節「城市處處是舞台」的概念,創作出一系列與餐廳或書店結合的作品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近來刺點創作工坊,除了《幕後傳奇--苦魯人生》音樂喜劇以後設手法,描繪劇場人的酸甜苦辣、往後的《Herstories》系列、到 2016 年推出的多種結局的實境原創音樂劇《電梯》,讓音樂劇有著更多元的樣貌。
台灣原創 v.s. 百老匯 ?
台灣目前到底是否有可以媲美百老匯的作品? 之前愛樂劇工廠打造的台灣史詩音樂劇《重返熱蘭遮 Zeelandia- Return to Formosa》,便有看到如此的企圖,但也許是因為期待太高,雷聲大雨點小,那次演出不論是燈光、音響、音樂、劇情各方面都有相當進步空間,有些可惜。
只是這些原創音樂劇大多只是短期的巡演,並沒有像國外特地闢造專屬劇場場地、專屬紀念品、長期演出檔期、創造專屬於此音樂劇的商機。有達到駐地演出的,只有范可欽跨界操刀,由劉真與翟孝偉領銜主演的《臺灣舞孃》,從義大遊樂世界到花博展館,常駐演出,光是在交通不便的義大世界便已演出72場次,重金打造臺灣第一部百老匯觀光大秀。只是這類大型製作只猶如曇花一現,逝者如斯,來者猶不可見。
台灣舞孃預告(節錄歌曲與彩排場景)
II. 名曲串聯音樂劇
還有一些零星的音樂劇作品,沿用之前名曲,加入連貫的劇情而成的音樂劇。愛樂劇工廠《十年》與廣藝劇場紀念張雨生的製作《天天想你》都是如此例子。這類的音樂劇有的甚至由唱片界資助,由現役歌手擔綱演出。
這類型的演出,與其說是音樂劇,更像是純粹的歌曲大串連音樂會。劇情結構常較為鬆散,而吸引的聽眾組成,較多是原唱的舊有粉絲。
III. 引進國外音樂劇
成本與回收
因為此類的音樂劇耗資甚大,賠本生意沒人做,必會設法將成本回收,故演出場地,多選擇可以容納較多觀眾的國父紀念堂大會堂 (2518席) ,甚至是小巨蛋(可達上萬人),只是如在小巨蛋,因平價座位距舞台較遠、音效不佳、且可能會為了能多賣些席位,讓座位編排相當擁擠,導致評價謾罵聲不絕,中途離席者不少,此類事件時有耳聞。
如果選擇在公認最適合演出的場地 -- 國家戲劇院 (1524席) 演出,票價則會相當程度地反映成本 >"<,2015 年 8 月上演的 《Ghost 第六感生死戀》即為經典的例子(貴桑桑阿)。
只是無論是增加銷售量或是提高票價,相較於在國外看戲, CP 值總是不盡人意。但考慮出國觀賞其成本耗費亦相當巨大,故時而會心癢難耐手滑了幾張。
侷限於市場
但因為這類音樂劇,多由表演經紀公司邀請來台,故在劇目的選擇上,多會以市場為導向,有相當大的侷限性。一般市場上較熟知的《獅子王》、《鐘樓怪人》、《真善美》、《貓》、《歌劇魅影》等英法音樂劇,便如此一而再而三地重複上演,而《莫札特》、《伊莉莎白》、《吸血鬼之舞》......等精彩的德文音樂劇,雖說在國際上同樣有名,但因在台灣知名度不高,如果想觀賞,也只能在中日韓等其他國家看見其蹤影。
台灣的「沒有」
I. 經典音樂劇中文化
從國中開始,對音樂劇的喜愛有增無減,到大學時,對音樂劇更是日漸著迷。一開始目標只侷限於百老匯的各式演出,之後才漸漸發現,其實英語系以外的音樂劇場,各有各的精彩,且同樣一齣音樂劇,如果以不同語言翻唱,將會賦予其獨特的韻味,甚為有趣。也因此對於台灣沒有此類翻唱成中文的音樂劇,而備感遺憾。
其實向經典的音樂劇購買版權,翻譯成該國語言版本的音樂劇,是個常見的製作方式,這也是為何同樣一齣音樂劇,常可見到各國語言的版本演出。但如此形式在台灣並不曾見,Never!!
II. 音樂劇改編
最經典的例子在於日本的寶塚歌劇團,除了自己的原創創作外,亦從國外的音樂劇購買版權,打造全新的寶塚風格歌劇,有名的例如:西城故事(ウエスト・サイド物語,改編自英文音樂劇 West Side Story)、Me and my girl(ミー・アンド・マイガール,改編自英文音樂劇 Me And My Girl)、伊莉莎白-愛與死的輪舞 (エリザベート-愛と死の輪舞,改編自德文音樂劇 Elisabeth )、羅密歐與茱麗葉(ロミオとジュリエット,改編自法文音樂劇 Roméo et Juliette)。雖說寶塚嚴格來說不能算是音樂劇 (musical),但其實在台灣劇場中也很少看到類似的編寫模式。
「有」與「沒有」之外
經費與市場
綜合前述,如果說為何台灣的音樂劇如今小劇場比大製作多? 為何不購買經典音樂劇,來重現中文版音樂劇風采? 我想這要回歸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-- 經費與市場。如果一場戲要滿座八九成以上,門票收入才能成本開支打平的話,製作越大,開銷越大,成本無法回收的風險也就越大。
劇場文化
至於為何音樂劇劇院能如此安然地在國外屹立著? 這就要說到看戲的文化了。在國外,音樂劇是社交活動的一部分,更是在工作之餘的生活調劑。而在台灣,走進劇場看戲並不是個普遍的現象,劇場經營有其一定的困難度。我想天作之合在創團演出天堂邊緣時提到「將音樂劇融入城市小民生活」,「在結束一天忙碌生活後,想說晚上乾脆來看場音樂劇好了那般普通」的想法,便是個讓音樂劇深入生活與人心的想望。
界線正模糊
不過話說回來,其實音樂劇只是敘事的一種劇場形式,隨著現在劇場呈現方式趨向靈活而多元,許多音樂與歌舞的元素被加入表演中,「音樂劇」的界線正逐漸模糊。舉例來說,當代傳奇劇場《蕩寇誌》,成功混搭了京劇與搖滾樂,演員們在舞台上唱著舞著跳著,能說這不是音樂劇? 日本劇團四季推出「昭和歷史三部曲」系列音樂劇,除了《李香蘭》歌曲比例大於敘事外,《異國之丘》歌唱與台詞各半,《南十字星》幾乎是僅有幾首歌曲的「舞台劇」。
小結
又或者正是因為台灣沒有音樂劇劇場傳統的包袱,又沒有大型駐地演出的經費,更沒有定期觀看音樂劇的市場與文化,才塑造出如今中小型原創音樂劇林立的劇場景觀。期待未來可以欣賞到更豐富而多元的創作,無論是「有」或是「沒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