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實驗 -- 轉型卐義


紀錄:王姿文

繼上週關於環球影城的線上讀書會實驗後,這週試著把原本「五分鐘簡報」的模式取消,改採自由討論分享,希望能有更多的激盪。適逢花亦芬教授的新書《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: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》剛上市,便約了幾位有興趣的朋友,互相分享對轉型正義的看法。




書籍製作


這是本軟皮精裝的書籍,可以整本攤開方便閱讀,只是因為留白較多,使書版面較大,較難以單手拿書(至於這重不重要就見仁見智了 XDDD)。

此外,書中穿插大量彩色圖片,或許就是因為如此高規格的製作,導致價格較難調降。

註:讀書會時還在為如此文筆流暢、圖片精美、編排大方的書籍,尚未進百大排行榜感到惋惜,之後就看到進入新書排行第 28 名的消息了,恭喜!!


柏林 -- 紀念碑之城


去過柏林的人都知道,這是個充滿紀念碑的城市,只是直到閱讀本書後,才真正知道這些紀念碑背後的故事與各種爭議。

書中提及新崗哨事件,提到柯爾 (Helmut Kohl) 草率的作法,導致輿論譁然。但認真想想,身為一個政治人物,即使對於文化歷史再不熟悉,身後也會有幕僚參與行為決策,怎會出如此大的紕漏。這或許可以解釋做政治語言的不適切,又或者是柯爾為了彰顯自己的任內政績,將這些為轉型正義而做的種種道歉措施劃上句點,將自己的政黨 (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 CDU)意義、宗教理念融入這紀念式的結尾中,而導致的失當舉動?

這座充滿猶太人受難紀念的城市,張揚的紀念碑不斷提醒著這段歷史共業,而以色列博物館中,則有許多德國捐贈的各式美術收藏,乍看之下,真有猶太人集體對德國,方方面面挖了一大塊出來的錯覺?

同樣都是被害紀念,波蘭人死九百萬,猶太人死八百萬,但在這座城市中,猶太人紀念碑卻遠遠多於波蘭人受害紀念,或許隱約代表著,同樣都是受害者,只要政治壓力夠大、國際聲量夠大,才會受到理會,進而索得「正義」......!?


一樣轉型兩樣情


柬埔寨的赤柬屠殺,被譽為繼納粹後最大規模屠殺的暴行,也因此讓柬埔寨成為第一個聯合國託管,企圖建立民主制度,卻最終失敗的國家。雖說赤柬只持續了三年即瓦解,但其司法無法獨立,與極權政府的體制,一直是其轉型正義無法推行的原因之一。
它們說要清理傷口,不但沒做,反而血流不止。 debride 太深的概念?XD
赤柬審判,原本的目的是希望使赤柬受到司法制裁,並喚醒人民,不再容忍「無罪脫身」,更希望以此審判為範例,來改革不靈光的國家司法。只是當時施暴的波布 (Pol Pot),在赤柬大審時,早已不在世上。柬埔寨式的赤柬大審,不但沒有成功實踐轉型正義,反倒因為貪污法庭,展現了不公義的新面向。

當時柬埔寨文獻中心主任裕昌,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審判的過程,於是便以 DVD 形式於佛寺外播放杜赫受審證詞大要,卻有受害者表示因此受到二度傷害:「赤柬一次、如今又一次(柬埔寨沒有死刑,牢飯比一般貧民生活愜意許多)。」

讓人更加肯定,「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」 的前提,是要在「對的環境」扒開傷口。否則創傷依舊在。

從柬埔寨的例子可發現,或許轉型正義不是想做就可以做,就算作了效果怎樣也只是未知數。像德國其實沒辦法靠自己轉型正義,不過是迫於形勢「被」轉型正義......。之所以成功,一部分是因為猶太人是這整股力量的核心,有效的利用美國放大,輔以德國民主法治為基礎,才有可能推動。要是沒法團結(例如受暴女性)、加上社會的漠然、政治體制的不民主,要複製猶太人之於德國的轉型正義,恐怕相當困難。


延伸閱讀:
Joel Brinkley 《柬埔寨:被詛咒的國度


加害者研究


「從眾」和「權威」或許可以用來解釋這些「加害者」的行為原因。希特勒不過是將反猶太的浪潮,順水推舟地推上高峰。

集中營就是一個,原則上不需要任何行為與任何情感的地方。簡而言之就是「空無的一切」,大家只是沒有能力思考。這方面或許有當過兵的人都會了解,部隊是如何藉由權威剝奪自我,導致集體道德水平下降。

或許可以參考 Milgram 權力服從研究路西法效應 (研究一般人面對權威者違背良心的命令時,能有多少抗拒力量?) ,顯示只要壓力情境所代表的條件加強,加上後果不用自負的條件下,路西法變身惡魔的故事便會不斷上演。以國族榮耀為名的殺戮惡行,便因此一再發生。

Meine Ehre heißt Treue 我的忠誠是我的榮耀

進一步延伸的議題是,既然這些納粹軍官都只是遵從上級指示,為何他們需要被審判? 在紐倫堡大審的判決中提到,納粹與黨衛軍有罪,而德國軍隊則無。或許有罪與否,都只不過是人為的界定罷了。


延伸閱讀:
James Dawes《惡人:普通人為何會變成惡魔?
罗辑思维2014 第30集 纳粹的毒瘾
電影《漢娜鄂蘭—思想的行動》


關於歷史記憶


本次讀書會的書友們,有一半以上從小就是生長於「中國」思維的環境中,有的甚至連二二八都沒有聽過,直到高中大學後,才對這段歷史改觀。同樣生長於台灣,竟然可以有如此大的認知斷裂。

歷史記憶如同歷史解釋,是可以被修正扭曲,甚至是可以完全消失的......時間無法療癒一切,或許只有能將這些歷史攤開,才有和解的可能。

另一方面,處理歷史傷痕,無法避免的便是創傷的弔詭:我們既有道德責任去再現創傷,亦有道德責任不這麼做。書寫或閱讀這些故事需要那些道德風險? 如何懷抱尊重和關懷觀看暴力或創傷事件? 私人創傷如何呈現於公共空間? 都是可以思考的議題。

相較於許多戰爭紀念址 (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、日本廣島的原爆博物館...),常以較為煽情的形式,以受害者的姿態講述過去;德國在處理這些歷史記憶時,則不帶過多批判,只藉由平舖直述的歷史呈現,讓大眾去思考這段悲劇的歷史脈絡,希望能找出原因,並防止其再度發生。


延伸閱讀:
陳翠蓮等 《百年追求
記憶與遺忘的鬥爭: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


當代社會對於這段歷史的想法?


對這主題好奇的原因在於,距離這段歷史已經過了一個多世代,現下的年輕人從未參與過那段極權與屠殺的歷史,那他們究竟如何看待這個「原罪」?

前一陣子有部電影《吸特樂回來了》,便是以希特勒為穿越劇主角,重回 66 年後的當代德國,又因為被誤認為演技精湛的模仿演員,進而上節目發表一系列「重建強大的的德意志帝國」的言論。

同樣的軍裝,用語言掌握群眾情緒的能力依舊,雖說一開始因為不熟科技而鬧了一些笑話,但在這網路資訊快速傳播的社會,反倒更能大顯身手。反映了當代傳播學提到的:在這個集體疏離的時代,新網路媒體的出現,並未使大家的溝通增加,反而強化了各種極端主義的群聚功能。

或許普遍認為,在民主開放的社會中,各國專制獨裁者只會獲得滿身臭名,但事實顯示,大眾對其置人於死的邪惡言論常顯得無感,甚至覺得有趣。許多希特勒的言論,都和當代許多政治家的言行相呼應,似乎暗示著法西斯主義從未真正消失過。

Er ist wieder da? Er ist immer da! 他回來了? 其實他一直都在! 或許這部作品的爆紅,在在顯示了德國社會大眾對原罪的焦慮? 或意圖以嘲諷來自我解放......


延伸閱讀:
經濟學人 What the Führer means for Germans today
Timur Vermes 《希特勒回來了!》/ 電影《吸特樂回來了》


關於線上讀書會實驗


有鑑於上次讀書會實驗超時甚多,這次便刪減簡報部分,純粹以口頭分享討論為主,內容自由發揮。

在討論之前,參與讀書會的大家,會將閱讀進度、心得、延伸閱讀等,先行在對話群組分享,而讀書會實際運作起來,或許因為相關延伸閱讀非常豐富、主題較為發散,大家對於彼此分享的內容不見得有共同的背景知識,導致討論內容有些零碎。廣泛有餘,聚焦稍不足。或許可以在讀書會前,先行訂定各自想討論的主題,這樣討論內容便可更為深入。

在技術層面,Google Hangouts 在直播模式下可以錄影留念,但人多時容易有時間差;如果有回音的產生,可以使用耳機改善音質;至於成像品質,則和網速與攝影機較有關,如果 有偶像包袱 在意成像品質的話,或許可以考慮入手專業 Webcam 與麥克風架,經測試可有效提升影音品質 XD 。

感謝蔡校長、王冠欽、吳大有的不吝分享,讓第二次參加線上讀書會實驗得以圓滿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