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線上讀書會 -- 女力時代 (醫療篇)


紀錄:王姿文


一個假設性問題


假設你是主管,底下有五位員工,每人每週都超時工作(100 小時 / 週),假設其中有兩個女性員工懷孕,同時請產假,如此便損失了每週 200 小時的工作時數,明顯無法代償。在招募新人員時,有應徵者已聲明已有懷孕計畫,你會因此不錄取她嗎?






緣起


其實這場《女力時代》讀書會,可以算是 Woman in Surgery 活動會後延伸討論。

原本書名的意思是,部分女性階級的崛起,導致世界更加不公平。因為在部分女性的地位上升的同時,有另一部份女性是向下沉淪。只是這概念過於政治不正確,導致中文譯作和英文書名無關的「女力時代」。

如今的世代分成兩部分,一部分是認知中的世界,我們從生活中學會如何應對,另一部分是政治不正確的,我們要懂得避開。


書中提到


  • 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,工作與職涯發展完全就像男性,也和完全沒生孩子的女性一樣。菁英女性已自成階級,和精英男性差距甚小,遠離的其實是其他女性的世界。
  • 菁英男女較晚婚,生育率也較低。和生孩子的「機會成本」、兼顧事業家庭的困難度,有很大關連。
  • 已婚婦女中,教育程度較低者,較多兼職,且較可能完全退出勞動市場,教育程度較高者,較不可能在任何時期退職場,且較可能全職工作。高學歷母親更可能重返職場繼續工作,畢竟低薪較無法負擔保母的費用,再加上離開職場會受到較高的處罰(放棄公司福利相關的年資計算)
  • 家境好的家庭多使用正規照顧服務,低收入家庭則重度仰賴非正式托兒機構與親戚。相較於菁英有新興傭人階級,低收入家庭因為負擔不起正規托兒服務,只好組隊摔角育兒(tag-team parenting)輪班照顧。
  • 今日花最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的多是「平均工時最長」的「高學歷」專業人士,無論男女,「積極育兒」的平均時間增加最多,將時間金錢投入在「高品質照顧」上。
  • 婚姻的關鍵特色在於男性取得父權,他們需要妻子幫忙生小孩。父母要能提拔孩子最重要的事,就是自己也接受良好教育,父母皆然,為此菁英教育機構漸漸為男女敞開大門。

醫療中下的性別現況真的是如此嗎?


各國醫療中的性別


● Woman in Surgery

上一屆主要請女性外科醫師,對於議題各自發揮。這一次則希望較有主題性與目的性(藉由總統性別轉換的時機,討論由女性投入男性產業是可行的、並鼓勵年輕人投入外科。如果有年輕女性來投入外科這漸崩壞的男性產業的話,將有益國家醫療發展)。

很多歧視看似在圈住女性,但從另一角度來看,同時也在圈住男性,讓男性有整體較高的精神壓力,在家庭支持上也屬於相對弱勢。

不只是男生,女生與上一輩也可以是歧視的來源(像是婆媳問題)。女權主義漸漸發展的同時,如果大家能夠更加重視男女雙方的歧視問題,將能更加接近性別平權的目標。

● 東南亞的女外科醫師

馬來西亞女性外科醫師,產後重回職場的比例,比一般職業婦女高出許多。對於生活工作與生涯規劃的滿意度,因為家庭支持高,也都很高。

新加坡女性學歷大多僅止於學碩士,美國不論是男外科醫師已婚率,或是住院醫師時期有小孩的比例,男生也遠高於女性。

相較於馬來西亞女性家庭支持佳,女性投入外科的精神力與意志力都較強;美國、新加坡則和台灣較接近,外科中的性別差異較為強烈。

而日本則是更為保守的國家,在聯合國性別平權的排行中敬陪末座。


外科 -- 男性主體下的女性


● 職場中的女性

可以觀察到醫療中的女性主管,行為是比男性還男性。(模擬對白:我當到主治醫師時才生小孩,妳怎麼住院醫師時就給我懷孕?)

女性在外科相對弱勢,會把自己操到超過能力極限,不論是個性(變得較男性化)、能力(比較會說黃色笑話)、意志力皆然。

不只女性會因為懷孕結婚而被歧視,事實上男性亦然。更精確來說,只要是任何不能出現在工作崗位上的人,都會被歧視,這種英雄主義進一步變成好像六日都要查房才叫做對病人好。

不過在此同時,女性有時候也會變成歧視鏈中的歧視者,身為一個較弱勢的性別,「我都可以辦到,為什麼你們做不到。」

● 專業選擇

有的次專科,曾因為收了女性,在懷孕期間,造成工作分配困難,因此便有不再收女性的潛規則。即使完全不合法,即使是在以女性病患為大宗的婦產專科,仍舊存在。

此外某些科別會因為性別優勢,反倒成為障礙。像是有的女外科醫師,因為怕被搶病人,就被排除在乳房外科的團隊之外。只是從競合角度來看,在團隊中納入女性成員,讓整體業績提升,或許才是更明智的做法。

不過類似的封鎖與限制,在醫療不同領域上屢見不鮮,像是有人健保資料庫做得好,就規定健保資料庫不能拿來升等,是上一世代封殺下一世代的常見作法,只是當這牽涉到性別議題時,就更加複雜了。

● 婚姻與家庭

女權興起的同時,婚姻並不會因此終結,尤其是高知識水準者,反而會把婚姻當作重要的「合夥關係」,其中重點是想要有小孩。

有時候也可能出現女主外男主內的狀況,首先男性要先能接受如此的狀態,或許也是更明智的選擇。

那生小孩有差嗎?其實產後常會想逃離小孩,相較於新手父母的無措,會更想回到工作崗位去證明自己,只是當孩子三四歲,有較多互動後,會較有離職的想法。

如同書中所述,父母會想用很多時間與資源,陪伴與教育小孩。上一輩多會高薪找保母,但這一輩則不會滿足於請保姆,畢竟時間變遷太快,教育理念和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有所差異,會想自己來,因而選擇抽身工作,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。就像是書中所述「父母會組成摔角隊輪流帶小孩」的情景。

而陪伴小孩的過程中,則會提供我們許多對人生的反思與樂趣,這種人生的意義,便會大於在工作上獲得短暫成就感的意義,重心也會漸漸轉移到小孩身上。


麻醉 -- 女性主體下的女性


以男性為主的外科,女性往往受到或多或少的壓迫,那麼在以女性為多數(麻醉護理師)的麻醉科,女性就平等了嗎?

麻醉科的性別議題可以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麻醉醫師中的男與女,另一部分是同樣身為女性,麻醉醫師與護理師的差異。

● 麻醉科中的男與女

男女雙方在升遷上是沒有差的。與護理人員的互動上,主治醫師較沒差別,但在住院醫師可以明顯發現,學弟比學妹在團隊中,說話更有人聽。

而結婚生育部分,並沒有明文規定女性不得懷孕,但有的會以訓練時數來做限制。

● 麻醉科中的女性們

同樣是女生,女麻醫和麻姊,在薪水與學歷上算是兩個族群,生活型態上,是否有顯著的差異呢?

結婚年紀較為兩極化,婚配對象比起合夥關係,似乎生活領域相同更加重要。也有女主外男主內的個案。

其中除了結婚年紀分布兩極外,不論在婚姻育兒模式上,兩個族群都沒有顯著不同,或許是因為同樣是職業婦女,麻醉護理師除了護理訓練外,更多了麻醉相關的專業訓練,基本上都屬於有專業技能的前 20% 女性族群。

● 英雄主義 v.s. 制度

相較於外科英雄主義式的責任制體力競賽,麻醉和急診該下班就下班,有較為明確的上下班時間。這不見得和男女有關,反倒和當初選科的需求取向有關。

或許最終還是需要明確的制度,才能解決各種歧視,不論是歧視懷孕,或是歧視無法隨時上班隨時抵達病人身邊的人。


性別真是議題?


● 無關性別,關乎差異

一位與談者指出,當主管當久了,看人已不再看性別,和書中說的一樣以個人特質為主,性別只是個人特質的一小部分。用性別去分類,看人會錯得離譜。

與其將女性特別提出,不如承認個別差異。不論是什麼性別。如果能夠正視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,便能避免一直在性別議題上打轉。

只是這也有個別差異,有的女生或希望和男生一樣被平等對待,但事實上有許多人會使用女性特質來得到更好的對待。

確定的是,如果把女性當做整體,可說是明顯的過時,且在工作上不是個有效的策略。

另外,一個實際會發生的狀況,就是過去很熟的女性朋友,在結婚後,就沒法像大學生一樣隨時聯絡,就算自己坐得正,別人也不見得這樣想,人際關係中的性別便開始篩選。

● 生產造成勞動力損失?

一位與談者認為,就像是男性也有可能長期住院而讓公司損失勞動力,在其需要休養時,給其足夠的休養時間,在其回歸時,能夠帶給公司更長遠更忠誠的貢獻,而不是在其需要時不讓其休息,導致其休假結束後就馬上離職,對勞動團體更是撕裂性的損害。

不要看為了維護女權而損失了多少,而是要看不維護女權的長遠損失反而更巨大。

很多現象、很多特質,其實在不同性別中都會發生,只是因為我們常刻意用性別去分類人,才會去找特定族群的特定特質與規則,將之標籤化罷了。

● 較少的女性主管?

女性外科醫師在能力上並沒有比較差,但為何綜觀所有外科的領導人才中,卓越的比例相對較低?這究竟是和女性的天性有關,還是在懷孕後對生涯有較多不同的思考?

如今主任階級的世代,主要來自戰後嬰兒潮,當時性別歧視相當嚴重,而到我們這個世代,則是世代問題,沒有位置,不管是男是女,都升不下去。

性別只是特質的一部分,與其討論性別,不如承認每個人都有其特質。


性別名額究竟需不需要被保障


先說結論:「過渡時期」以及在「特定領域」,保障是好事。

相對來說,一級科部主管,要不要特別保障女性比例,一位參加者的態度,是中性持平的,保障的話也很好,但必須注意的是,因為保障之後,就會變成戰後嬰兒潮的男性,配上新生代的女性接任主管,事實上被犧牲的,是這個世代也很努力的傑出男性。

不保障的話,以現有的文化,女性的機會可能不高,也並不能說是公平。


影片可總結為兩點:
  1. 權宜之計不能作為長久之策
    形式平等只是過渡到機會平等的手段,但關鍵在於要過渡到怎樣程度,就該適可而止?

  2. 辦龜兔比賽的目的為何?
    兔子該讓幾步是表象議題,看破本質的話要思考為何辦比賽。

影片的觀點,回應了「硬是保障女性比例,其實是一種對女性的傷害」。關於「平權法案」與「反平權法案」,我們到底要「機會平等」還是「結果平等」?或許適度的平衡可以考慮,但硬要平衡,還是要很注意後續的效應。


回到開頭的問題


這就要回到最初,徵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。如果應徵者各方面條件都符合期待,沒有道理因為有懷孕計畫而不予錄取。

只是如果有位女性挺著大肚子來應徵工作,那麼在面試者眼中,和一位手骨折的應徵者無異。這兩個人都是當下沒有生產力的應徵者,對面試者來說,這兩人最重要的應該是去休息,而不是來應徵工作。


結論


性別議題,在今日台灣,或許不是個決定性的議題,正如我們發現很多現象是「人」或「世代」的問題,卻用「性別」作為標籤罷了。

身為家庭主夫 ,缺乏成就感與自我價值的認同,該怎麼辦?或許「把每一個人都當作有差異性的個體,個別看待」就能跳出性別、年齡或是薪水差異的框架。


致謝


感謝 本次最政治不正確的 蔡依橙校長主持、劉宗瑀醫師、鄭伃書醫師、白映俞醫師、黃郁純醫師、王姿文醫師的參加與分享。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