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如何閱讀一本書


讀者:王姿文


如何閱讀一本書》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籍,只要看得懂字,有誰不會閱讀,但偏偏關於如何讀書的學問,竟可以寫出厚厚的一本方法學著作。


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

為什麼讀書



讀者:王姿文


這本 Charles Dantzig 的《為什麼讀書 (Pourquoi lire) 》乍看之下很像是論說式的書籍。但仔細閱讀起來,發現其不是在教人如何讀書?為何讀書?而是對於閱讀的思辨,以七十幾種角度切入文學與閱讀的目的性,引發愛書人們的共鳴。




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

劉必榮戰無不勝的談判攻略



聽眾:王姿文


對於談判這件事,從 Stuart Diamond 所寫的《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:上完這堂課,世界都會聽你的!》看得似懂非懂,到李河泉老師的談判講座略懂略懂;一直到這堂講座才真的腦洞大開。

這次談判的主題,以團隊、說服、權力、戰術等面向來分析。




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

TIFA 依據真實


觀眾:王姿文

時間: 2016 年 03 月 06 日 14:30
地點: 國家戲劇院
演出: 依據真實 d'après une histoire vraie
團體: CCN de Montpellier L-R (法國蒙皮里耶國立舞蹈中心)
編導: Christian Rizzo
音樂: Didier Ambact & King q4
舞者:
Fabien Almakiewicz, Yaïr Barelli, Massimo Fusco,
Miguel Garcia Llorens, Pep Garrigues, Kerem Gelebek,
Filipe Lourenço, Roberto Martínez



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

我們的那時此刻



 影迷:王姿文


3 月 4 號即將上映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《我們的那時此刻》,原本是因應金馬 50 受邀拍的紀錄片。一開始以為講的是金馬獎的歷史點滴,但最後才知道已有再改編,更多著眼於台灣的歷史與集體記憶。



(好雷慎入)


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

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 5 堂課



讀者:王姿文


會閱讀大嶋祥譽的 《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 5 堂課》這本書,完全是被推坑的~ XDDD ( 推手在這裡、還有這裡)




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

這樣的學習法改變了我



讀者:王姿文


這是本討論學習方法學的書籍,認為學不好只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而已。便提出了一個口號:
先知道自己的個性,再來學習。 

所以本書《這樣的學習法改變了我》便列舉了 16 位名人,講述其如何克服難關,建立自己的學習型態的故事,並從而歸納出特定學習模式,或許適合某些特質的人們。




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

七年就是一輩子



讀者:王姿文


會看這本書實在是因為《七年就是一輩子》的演講,回想起自己的過往,彷彿真的每六至七年就可以形成一個段落。




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

輕描淡寫張艾嘉



作者:王姿文


自從在 2016 NSO 新年音樂會《仲夏夜之夢》中,驚艷於張艾嘉 (Sylvia Chang) 一人聲飾 14 角的演出,印象深刻之餘,更好奇這是一位怎樣的人物。再加上演出終了,焦元溥提到這次跨年,和打對台(跨年時國家戲劇院上演的是林奕華的恨嫁家族,國家音樂廳上演的則是這孟德爾頌的《仲夏夜之夢》)的林奕華聊天時,林奕華便曾評道:

張艾嘉是華人演藝界的瑰寶。

於是這段日子便陸續找了其演出的作品、編導的電影《念念》、還有這本《輕描淡寫》創作書,希望能找到些蛛絲馬跡,了解究竟是怎樣的背景,塑造了這樣一位多元的金馬影后。




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

把時間當作朋友



讀者:王姿文


開始關注李笑來,源自其七年就是一輩子的演講,還有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網路文章。很巧的是,前一陣子羅輯思維不只是微信公眾號的文章,甚至連書店中也出現了李笑來的書《把時間當作朋友》(免費線上版連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