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

我們的那時此刻



 影迷:王姿文


3 月 4 號即將上映楊力州導演的紀錄片《我們的那時此刻》,原本是因應金馬 50 受邀拍的紀錄片。一開始以為講的是金馬獎的歷史點滴,但最後才知道已有再改編,更多著眼於台灣的歷史與集體記憶。



(好雷慎入)



金馬的緣由



回想對金馬獎的印象,應是在大學時代,每到年底就會和同學一起湊套票觀影。但如果問到為何是金馬獎?不明就裡的還以為是跟流行,有 曲 鐘 球 像,以「金」開頭總沒有錯,沒想到誤會可大了......

話說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初,最賣座的電影其實是台語片,金馬獎的起源,來自於為蔣中正祝壽,在 慶祝壽誕 之際,順便 向金馬前線致敬,並 獎勵國語電影

整個紀錄片的故事線,便從台灣歷史的架構下,搭配新聞時事、與金馬獎相關軼聞,一路推展開來。



築一個夢



六零年代是從貧窮農村社會,逐漸轉型成工業社會的時期,代表的作品有《一個女工的故事》,時代背景在於家境貧困的農村社會中,許多長女只能犧牲自己不讀書,來到工廠上班,賺錢以供弟妹念書。

當時流行起來的,便是瓊瑤的愛情文藝片,與武打英雄片。
這些電影塑造了一個美夢,或許到長大後才知道那只是一場夢,和現實有不少落差,但在更大之後,才知道人要有夢,才能繼續走下去。 
或許任何電影在任何時代,都有一個重要的意義,在於提供了一個精神的寄託,撫慰了一群失意的人。



世代隔閡



台美斷交後,全民陷入情緒的低潮期,這時政令宣傳與抗日愛國電影,便在此時蓬勃發展,除了成功營造了團結愛國? 的情緒,更提升了民眾從軍的想望。

印象很深刻的是在《梅花》中一個片段,當抗日志土田野即將上刑場時,孩子哭喊著送別,田野只說了「不要哭,難過,就唱歌吧!」後便慷慨赴義,在男孩唱起「梅花梅花滿天下…」時,只聽見全場哄堂大笑,全世界哪有人會這樣表示愛國呢.....

只是這時候鏡頭便帶到了三位曾經在這段時期投筆從戎的大叔,同樣在看這段影片,卻是涕泗縱橫,現場的笑聲便軋然而止。

在那時代的人,那是他們的青春,與他們的信仰。其實我們在台灣,太不了解彼此了。



褪殼蛻變



 一直到蔣中正過世後,金馬獎不再具有黨政祝壽的目的,隨著社會氛圍的漸漸開放,與電影審查制度漸漸寬鬆,電影的議題與尺度漸趨多元。

之後金馬也隨著台灣社會漸漸走向國際化,有著更公平的評選、與更廣的來源(開放中國影片參展),讓金馬獎的內容更加多元,漸漸成為如今華語電影指標性的獎項。

而台灣的電影,則再多次的死而復生中,漸漸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


後記 


  1. 對一個七年級後段班來說,在進電影院前,總擔心著會不會因為少了那段集體記憶,導致無法引起共鳴。畢竟這麼多部片中,《兒子的大玩偶》是有完整看完的電影中,最久遠的一部。

    最後事實證明,年齡不會是障礙,依舊可以看得興味盎然~ XD


  2. 之前對於台灣電影,討論的都只是劇情內容與呈現手法,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此作品,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。一旦加入了歷史的脈絡後,這些電影代表的就不只是一個故事,而是反映了一個時代。

    像是在聽張雨生歌曲時,曾將《七匹狼》翻出來看,當時不覺得怎麼樣,只覺得喔就俊男美女嘛,殊不知《七匹狼》之所以會以青春偶像歌手為主軸,是在當時發展背景下對於明星的需求......

    從《蚵女》《養鴨人家》到《汪洋中的一條船》《兒子的大玩偶》甚至《悲情城市》《海角七號》,配合時代背景,每部影片的出現都有其理由。

    台灣電影的消長,配合社會變遷,一個時空的景深,便變得清晰而立體許多。


  3. 片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李安訪談的那段。

    金馬對他的意義,類似一個伯樂的角色,在默默無聞時,《推手》一舉獲得金馬八項提名,這個適時的肯定,提供心靈上的的支持與鼓舞,之後便以《臥虎藏龍》創下了台灣電影取得奧斯卡的首例,從此一炮而紅。


  4. 很感謝今天導演的映後座談,也很喜歡導演為此影片下的註解:
  5. 一旦我們能了解彼此時代的電影,有了共同的話語時,我們就有對話的可能。 開啟世代對話的可能,從電影紀錄片開始。

    如果說時代形塑了電影,那麼正是這些電影蘊含了世代的回憶。


  6. 紀錄片中充滿了各種歡樂的哽,整場笑聲不斷,期間還不時有想要跟著一起唱歌的衝動~ XDDD。

    是一部上映後,會想要帶家人一起去看的電影。



延伸閱讀



導演訪談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