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台灣拓荒之家



讀者:王姿文


源自於一本由 Johanna Menzel Meskill 所寫的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, the Lins of Wu-feng , Taiwan , 1729-1895《霧峰林家 台灣拓荒之家 1729-1895》,這本書很低調,低調到博客來與Taaze 都沒有賣,新北市圖書館的圖書也只能館內閱讀,不能外借觀賞......。


今天很榮幸可以聽到師大台史所黃富三教授的導讀,實在是精彩無比讓人拍案叫絕。




台灣大家族史



隨著阿罩霧風雲的上映,民眾漸漸知道原來台灣有五大家族。但台灣一開始就有五大家族了嗎? 其實台灣原來只有兩大家族,一個是北部的板橋林家,另一個是霧峰林家。


這本書便是講述關於霧峰林家的故事。



為何從武將崛起?



本書最精采的看點,便是看林文察如何從一介平民,升到福建水師提督,是個林家的崛起的關鍵人物。


時代造英雄,但英雄不會無端憑空出現。這樣一個年輕將領是如何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? 背後必有許多原因。


林文察曾經是逃犯(因尋仇而殺人),但彼時台灣動盪不安,便藉由出錢出力協助平定太平天國,因而平步青雲。一路從游擊(現今連長),當到了福建陸路提督,成了讓林家脫胎換骨的關鍵人物,讓霧峰林家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家族。(板橋林家只是有錢但官位不高)



 先 天 不 足 



在清代如果想要改變身分的話,主要是靠十年寒窗苦讀,要不就是軍功或捐納。彼時的台灣社會,主要是靠軍功與捐納。


為何不寒窗苦讀? 原因除了考不過,還有就是成本效益過低。

台灣蟳 -- 無膏

這句大陸的歇後語,就是在諷刺台灣仕紳胸無點墨。其實想想也可以理解,雖說同樣都是十年寒窗苦讀,但是有種東西叫做資源,還有種東西就做風氣,更有種東西叫做耳濡目染。田野間的番薯仔們和京裡的芋頭們相比,在起跑線上自然早已落後一大截。


另一方面是不想考,當時台灣錢淹腳目 (不是在遷台後的經濟起飛後才淹腳目呦,其實在荷治時代就已經這樣了~),如果捐納與打仗就可以當官,那只要有錢,又何必辛苦念書又不一定考得上呢?


三十老明經,五十少進士。功名談何容易,對於台灣人來說,賺錢絕對是最有效率的選擇。



 後 天 失 調 



又當時台灣社會盜賊橫行,內憂(民變)外患(海盜)層出不窮,只要願意賣命、參與平亂(平時就已經和原住民有所械鬥了,早已經驗豐富!?),軍功其實很容易取得的。


所以在先天條件上台灣要考科舉很難(文化資源不多),軍功與賺錢自然是最簡易的方法。就算要考科舉,也是武科比文科多。


加上清治期間有三大民變:康熙的朱一貴、乾隆的林爽文、同治的戴潮春。當時的獎勵平亂的政策與政經狀況,便成就了林家的快速崛起。



腹背受敵的家族



錢就像是海邊的貝殼,漲潮時撿也撿不完,退潮時要攔也攔不住。


一府二鹿三艋舺,主要開始開拓的多從沿岸開始,但霧峰林家的開台祖林石,卻是從山區開始耕耘,這時候土地與水資源便彌足珍貴。


在中部拓墾時期,林家不免和中部周遭的其他家族,有爭奪土地與水源的紛爭,但隨著林家的勢力越來越大,掌握了越來越多中部的資源,除了讓其他鄰近的中部大族相當眼紅外,在許多民變械鬥時,又常在不同的陣營(霧峰林家對抗周遭林家、四張犁戴家、草屯洪家,像是在四張犁戴家的戴潮春之變時,中部許多家族其實都是投靠戴陣營)。


一開始在利害關係上,便和周遭鄰居處於敵對狀態。


加上平亂之故,需要徵收許多軍餉,被強徵軍需資源的其他家族,自然是百般不情願,暗恨在心。因此當林文察在大陸帶兵平太平天國之亂時,握有水資源的其他家族勢力,便曾試圖斷水,想要圍困堵死林家的田產。要不是靠著客家的同族勢力,要不然也很難度過如此難關。


通常叛亂被平定時,叛軍首領會被抄家滅族,財產充公。面對林文察的平亂之功,清朝只給予加官晉爵,沒有太多物質上的報酬。所以很多平亂的軍官,在上繳叛產時,會將部分資產中飽私囊。特別是在戴潮春之役後,除了林家外,中部許多家族族產,便淪為此次民變的戰利品(特別是土地與房屋),此時早就看林家眼紅的人們,當然樂舉報林家併吞叛產的事績。



地方土豪的官場末路



霧峰林家從臺灣地方土豪,快速升遷進入中國官僚階層,得罪的不只是鄰近的其他家族,還有因為財大勢大,威脅到地方官的勢力(林家的官銜與品等都比地方官高出許多),因為不熟悉中國複雜的官場文化,下場都相當慘烈。


林文察是被棉被裹屍,潑油活活燒死屍骨無存,在平亂場上壯烈犧牲,因此如今林文察墓,便是衣冠塚。


林文明則是被就地正法。


這在當時是相當罕見的事。因為古時相信人命關天,判處死刑,並不像是包青天判案那樣簡單,和如今的法律一樣,有許多繁複的程序。加上林文明是朝廷命官,如此一個有官職的人,又怎會單單因為叛產問題,就跳過許多司法程序,直接就地正法。


再者,吞叛產是民事問題,理論上不應該使用就地正法這種刑事處決。有很大機率是被官方陷害,畢竟叛亂罪是政爭中,最大的殺手鐧,因事出緊急,可以立斬。


這其實是個政治判決。而其背後的原因,分析起來可能有三:


  • 太平軍之役的衝突
  • 林家樹大招風
    (從中部眾大家族之一成為一枝獨秀,提督從一品,官位又不會小於當地行政職)
  • 不諳官場文化。


似乎暗示著,即使有幸進入上流社會與政治核心,但也會因為不諳官場文化,而終於沒落。


林文察與林文明的死亡,對於林家是個很大的打擊,林家便漸漸走下坡。往後霧峰林家便漸漸從地方土豪,轉而發展成地方仕紳之家。



後記



一開始在看阿罩霧時還有些懵懵懂懂,不懂林朝棟為何會如此執著家族對於武將之家的榮耀,如今看完這些歷史脈絡下的前因後果,隱約似乎明白了什麼。


不過這段台灣的家族拓荒史,竟是出自洋人之手,只是洋人都能寫出如此著作,為什麼握有許多史料的我們不能自己寫一本?


如今黃富三教授便從許多林家的許多第一手資料中,編撰一系列霧峰林家相關的歷史著書,期待之後有緣能夠拜讀完整的作品。


推薦這個精采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