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
味道福爾摩莎讀後



作者:王姿文


純粹是因為一場近距離的精采演講,精湛的說故事功力讓我如癡如醉,除了當下成了焦桐的粉絲外,一連串的書坑與食坑便就此展開。





飲食的紀錄片



就像是紀傳體史書那般,將食物分門別類,分成飯、粥、麵(麵/餅/小籠包等麵食)、粉(米粉/粿/糕/肉圓)、羹、水族(海產)、肉、果、卵(蛋)、醬/油、飲(茶/酒/冰)、餌(點心)、店之屬,還有飲食衛生與食品安全等部分,把食物的淵遠流長與歷史考證,揉成一篇篇食物傳記。


第一次知道,原來食物可以藉由文字傳遞的如此色香味俱全,原來述說歷史可以講得如此深入而風趣,原來這些味道早已隨著生活的經歷,刻入記憶深處。


正因為這些食物太過貼近生活,光只是閱讀,所有關於這些食物的回憶便紛沓而至,輕易地陷入歷史與記憶的漩渦,勾起對味道的鄉愁。


也直到現在才驚覺,原來昨天演講完全沒有使用投影片,正如同本書中竟然沒有半張圖片,卻不失絲毫顏色。



薑母鴨



薑母鴨是我印象相當深刻的一篇。


從孩子誤以為薑母鴨非要用母鴨開始,談到台灣的食補文化、特有烹調法,進一步拓展到庶民生活。

薑母鴨已成為台灣特有的庶民文化,其工藝、食材都簡單而質樸,自我表述著多元意義,生猛,又略帶嘉年華式的愉悅,二三十年來正形塑著我們的集體記憶。

這年頭我們很習慣強調主體性,歷史的主體性,語言的主體性,文化的主體性,這個主體性那個主體性,一直虛構並改寫漂浮不定的主體性。我卻在一鍋薑母鴨中認同了台灣的主體性。或許,我愛上的並非是食物,更是一種深度,一種活躍的庶民文化...。

簡單的一鍋鴨,耗掉台灣大部分鴨肉的料理,隨著冉冉上升的炊煙,佔據了回憶中,夜晚路邊的的那一抹風景。



官財板



棺材板是我最喜歡的篇章之一。


這可以算是台灣飲食國際化的先驅 -- 一個充滿想像的點心,充滿對西式繁華的想像。隱含著那積忍已久的歷史屈辱,秉持著對西方文明的嚮往,將吐司、濃湯、刀叉等西方元素,與形似鵝肝的雞肝湊在一塊,怎料到這食物其實並不適合用刀叉來吃,邯鄲學步卻倒顯台味十足。


雖然如此,這參著西風東漸味道的食物,積極向前創新,卻略顯樸實憨拙,獨樹一格的特色,卻讓這點心顯得更加可愛。



珍珠奶茶



身為無可救藥的飲料控,珍珠奶茶絕對是生活與回憶中的一部分,只是作者在這篇除了講述其相關的製程與歷史脈絡外,更在字裡行間痛心地評論食品衛生與安全現況。


要吃得好、吃得痛快、還要吃得安全,是不容忽視的課題。



後記



昨日演講的話語依舊迴盪在腦海中:

中華料理已經變成廉價料理了......。不廉價的只剩下台北和香港....,這也是為何跟團時,導遊常帶團員們去吃中華料理,美其名便是怕大家不習慣蠻夷之邦的食物,但其實只是因為那是最廉價的,這樣才會有利潤啊。

只是我們真的守得住這文化傳承嗎? 又或者我們真的曾經試圖好好認識我們飲食的資產嗎? 正是這份想望,驅使著我翻開一本本關於台灣飲食的書籍。


味道福爾摩沙便以詩般的文字,像對情人囈語般,娓娓述說對於食物的情感。厚達近八百頁的著作,有股魔力讓人看得欲罷不能,一口氣從卷首看到卷尾卻不見疲態。

食物沒有昂貴或是便宜的道理,而只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問題。所以並非越貴愈好。
何謂美食? 好的食材遇到好的廚師,認真仔細的操作,便是美食。

藉由本書的閱讀,讓自己化身為虔誠的信徒,希望藉由飲食的朝聖之旅,品味承載其中的歷史縱深,並感受其蘊藏的文化厚度。


作者說其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採集考證,才漸漸能回答什麼叫做台灣的味道,但我想,所謂台灣味道,應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,從日常生活中與深層意識裡所凝煉出,一旦觸動味蕾便化作萬千回憶,那共同懷念的味道,那共同的文化語言。


寫的是飲食味道,刻的是社會縮影,感謝焦桐,感謝味道福爾摩沙的台灣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