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

帝國主義下的台灣


讀者:王姿文


終於有機會聽到吳密察教授的導讀了,相當開心,只是這次我沒找到原版的書,只有找到何義麟所寫關於這本書的介紹與翻譯




這是個關於一個人,一段夢想,與一本書的故事。


一個人,兩個生涯



矢內原-忠雄 (やないはら ただお),既是一位殖民 (經濟) 學者、更是個虔信的基督教徒。而這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(1929),其實是由「帝國主義下的台灣」 (原刊於國家學-會雜誌)、「台灣糖業帝國主義 」(原刊於經濟學論集) 這兩篇文章組成。


大家應該對於賴和的短篇小說「一桿稱仔(Chi̍t koaⁿ chhìn-á)」中,那些蠻橫無理的日本警察、趨炎附勢的走狗、可憐的小老百姓並不陌生。如此一段市井小民的悲劇故事,究竟該如何解讀? 當時賴和是以帝國主義、殖民主義、資本主義等角度來闡釋。那是否有其他的解讀方式呢?



關鍵詞



如果要讀懂這本書,那必然要弄懂這些關鍵字:

  • 帝國主義
  • 資本主義的 (日文,譯作資本主義式的)
  • 基礎工事 (日文,意思是 infrastructure)
  • 糖業帝國主義。

這些關鍵字因為日文漢字和中文的落差,所以不能單單由字面上的意思來解讀。



帝國主義



對帝國主義的定義,主要來自於 John Atkinson Hobson、 Rudolf Hilferding、與列寧。

「獨佔階段之資本」的「對外之政治 = 經濟支配擴張」的運動。

相較於帝國主義,有一派認為殖民者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,要在殖民地進行統治,讓殖民者得以在殖民地有優勢,這所需要花費的資源 (統治所需的統治成本),大於殖民母國所能得到的利益,所以提出「小英國主義」,提倡讓殖民地自治。


簡單來說,帝國主義就是由 獨占資本,對外進行 經濟 與 政治 的 擴張。而矢內原研究的是,日本如何透過「政府的協助」,由「日本的資本家」,在台灣發展具有「資本主義企業」性質的「製糖業」,達成了具有「帝國主義」性質的「壟斷」局面。


但實際情況是,當時日本的資本,尚無法在台灣形成獨佔,因此形成的是:「沒有帝國主義實力」的「帝國主義實踐」,只是意識形態上的帝國主義,所以才必須要藉由政府的幫忙。



基礎條件



回想起過去念的歷史知識,很多和土地制度變革有關。但實際上在每個時代,檯面上各式抗爭、關心的,反倒是權力、核四、地價.....等民生與經濟相關議題。


當今對於歷史土地制度研究,多從古地契開始。但傳統地契因為無法測量,所以上是沒有標明面積的。因此 土地調查 就成了台灣資本主義化、資本征服台灣的必要前提。當然,還有更加了解當地地理、確立土地權利關係的好處。


另外為了能讓生產物商品化,要知道商品的大小與價錢,所以另外一個重點便是 度量衡 與 貨幣 的統一,最好能和殖民母國同步,要先將這些制度統一、確立、普及後,才能將殖民地納入殖民母國的「經濟領域」中。



資本家的企業



既然要有獨佔的資本,那便是從驅除外國資本 (打壓異己)、發展資本型態 (壯大自己)開始,讓商業資本,轉型成產業資本、進而成為壟斷資本的金融資本 (獨佔日趨成熟),並向外擴張


 驅除非日資 

因為在日治前,無論是茶或是糖皆是由「洋行」代辦所壟斷,為了打破這交易鍊,便直接從產地交貨,切斷外資收購裝運砂糖的管道,讓外資在 1910 年完全撤出台灣糖業貿易。

而台茶方面,因為貿易對象仍以西方國家為主,所以國外資本並未被完全消滅。至於稻米,在品種未改良前,主要是島內交易為主,因此台灣人稻米交易市場上有一定勢力,但隨著蓬萊米的普及,隨著台米開始外銷日本,台米貿易漸落入日商的掌控。

簡而言之,主要方法為:
  1. 日商資本,較本島或外商雄厚
  2. 日資以產業資本為基礎,再結合商業資本,從產銷到融資都有相關企業的奧援。
  3. 台灣銀行給日資本家更多援助。
  4. 國家專賣制度,將商權移轉日資本家
  5. 國家直接給與日資保護與協助
  6. 台日關稅取消


 發展產業資本 

日治前後,可以觀察到日本資本家企業在台蓬勃發展,除了(亞)熱帶的環境外,吸引日資的點還包含生活需求低的勞工,以及政府的援助:

  • 基礎事業的建立 (治安、土地調查、幣制改革)
  • 國家資本投入基礎建設 (鐵路、築港、林業)
  • 行政與財政上的援助(台銀、台電、嘉南大圳)
  • 人事支援 (使企業充滿退職官吏,某種程度也有企業官僚化的危機)
  • 勸導設立企業


 建立獨佔壟斷 

主要製糖會社漸漸演變成三大系統:三井系、三菱系、藤山系,占製糖產業 75% 的產量,壟斷的態勢逐漸成形。



 島外發展 

除了糖業向朝鮮、滿州、上海及南洋擴展外,台灣銀行也在海外,甚至遠到倫敦、紐約設立出張所,提供海外日本企業的融資援助。



資本主義化與財政獨立



在九年經營下,台灣的財政從需要日國庫補助,到完全獨立。主要原因有三:

  • 歲收增加 (土地調查/土地稅 & 地方稅 制度)
  • 公共投資的效益 (只是對於公共建設的投注,則有時候為了誇耀殖民母國的尊嚴,而出現超過當地住民經濟力的大規模設施)
  • 住民沉重的財政負擔 (專賣/貨物/消費稅,加重台灣人的負擔)

其中的意義在於,免除了日納稅者的負擔,卻轉嫁到台灣納稅者,其中又以中下階層受害最大。同時達到壓抑本島資本家,並提高日本資本家競爭力的功能。


 財政獨立,然後呢? 

在台灣總督府財政不足時,由帝國中央來補貼支援,但當台灣財政自立後,日本並沒有將台灣的經濟利益完全抽回。這些利益,便成了總督府在台灣搞了天翻地覆變化的資本,其中一項,就是讓台灣的每個河流都有河川整治。畢竟清領時期常提到械鬥,目的常為了是爭水爭地,而日治時期便築堤束水,除了,更進而帶領大量鋼筋水泥產業的發展。

其他基礎建設還有馬路。日治初期,台灣並沒有可以稱為馬路的馬路,畢竟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.......牛車~~XDDD


 台灣 v.s. 韓國 

有趣的是,同樣是日本的殖民地,朝鮮一直需要國庫補助,台灣在各方面 (財政、教育普及、日語普及度) 的發展程度均高於朝鮮,獨獨政治方面卻落後許多:朝鮮有地方選舉、官吏特別任用制度、朝鮮語日報,台灣不但沒有,還有朝鮮沒有的保甲制度,嚴格控管著台灣人(原住民除外)。

可能會疑惑說,台灣的財政與教育都較進步,為何專治程度反倒較高? 或許應該解釋成這專制的警察政治,本身就是促成政經得以達到帝國主義發展的主因,所以統治者更加不願意接納台人政治自由的要求。

而日本總督的在台灣的專制程度,便成了世界殖民地罕見的事蹟 ~~~



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地位



 大家族的角色 

在帝國主義的建立過程中,大家族的地位在於,資產可被動員來協助日本資本的發展,成為日本資本的附庸。像是華南銀行便是 1910 年代,被動員出來的板橋林家資本,以幫忙南進為目的的銀行,也因而得名華南銀行。


 從階級對立到民族對立 

階級上可分為資本家(居日日人、居台日人、屈從日會社台人 v.s. 與資本家對抗台人)、農民勞工(本島人)、中產階級(和農民結合成為民族運動的核心勢力)、會社職員/官吏/公務員(多日人)、自由業(教師、醫師、律師,三師)。

其中醫師因為是自由業,可以不受官方或是資本家約束,許多本島資產家的下一代,便走上行醫之路,進而成為近代民族運動的許多領導者。

大體上,內地人本島人民族對立、政治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對立、資本家農民勞動者的對立,皆相一致地競合,因此在農民與資本家的抗爭中,很容易便演變成民族間的對立。(大概是:「反抗資本家=反抗日本人」只是剛好而已的概念)

只是和朝鮮不一樣的,在於台地主與資產家的勢力甚強,並不是所有的台人都是無產農工,因此在台灣的民族運動,便很難順勢完全轉變成階級對立了~~~



台灣糖業帝國主義



在日本政府的刻意扶植下,糖業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產業,漸可左右政府的力量,最後成長成一種擁有資本能量的權力了。


而這部分就不能忽略這一群蔗農,在日治前的這群蔗農,多多少少可以從糖廍獲得製糖的利潤,但在新式製糖會社的開展下,漸漸成為被壓榨的對象。


不過有趣的是稻米甘蔗這兩個競爭作物的關係。一開始南蔗北稻,但隨著總督府的獎勵,甘蔗的種植區域拓展至北部,而隨著蓬萊米的研發,稻米種植區域迅速向南擴展,兩者種植區域相重疊的結果下,導致只要米的價格上漲,就會有蔗農考慮改種稻米,連帶造成甘蔗價格上升。這種競合關係一直到嘉南大圳的建造後才解除。



吳教授的評論



 知音有多少?  

85年了,台灣史學界幾個人真的從頭到尾讀了矢內原? 又有多少人讀懂了呢? 此外,又要如何繼承矢內原呢?

殖民地統治,必需要走上讓殖民地自治的路,但當時日本流行的是內地延長計畫。所以其實這本書想說的是,日本的殖民政策是錯誤的。加上作者本著基督徒人道與關懷的立場,不贊成殖民式的壓榨,反而提倡受虐者的解放與沉淪者的提升。

所以這本書不只是具有社會科學深度的著作,更是本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關懷。此外,如果日文夠好的話,可以知道他的日文文章寫得超好,好到有些難以翻譯XDD


 被殖民者該思考的 

殖民統治會帶來技術、資本、市場,這些是被殖民地之前無法處理的,這三個元素會讓被殖民地有可能從中獲利,也有可能會陷入以殖民者為藍本的經濟體制,但如果有一天這個經濟體制已無法再運作下去,被殖民地是否能承擔如此抽離的衝擊。這也是個值得思考的課題。


 關於台史研究 

此外,吳教授也會有些關於歷史研究的一些建言與感慨:

一定要做大題目才能出人頭地? 難道研究中國史,會比研究台灣史高級? 其實重點,應該是研究方法與解釋。
這本九十幾年前的書,早已提出統治台灣需要注重的面向,但是到九十年後的現代台灣社會,這些問題一直沒有人重視。
絕對不要看著老師的背影想題目,因為你的老師絕對不是大師,你們老師的著作絕對不是經典。要到經典裡面想題目。 
所謂的經典,就是不要聽他人的導讀,而是要自己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。 

吳密察教授的講課深入淺出,譬喻生動,幽默風趣,實在是個精彩的導讀。



雜想



對於日治時期的印象,從教科書與許多文學作品中,大多是日本警察、戰爭、公學校小學校、武裝與非武裝抗日.....等,但對於經濟與帝國主義等面相,則相當缺乏,很開心能夠從這本經典中,看到更完整面向的台灣社會風貌。


從中也可以看見日治施政的思路,為何前期與後期寬鬆有別,為何內地延長只延長一半,為何對於原住民與台人的施政不同,為何有舊慣調查委員會,書中內容越到後面,透過論述教育、政治、民族的問題,越能看到矢內原對於被殖民者的關懷,也因此在台灣議會設置與階級抗爭運動中,都可以聽見矢內原忠雄的聲援。

讓壓迫者獲得解放,沉淪者得以上升,進而以獨立自主者來和平結合。

記得之前在讀到林獻堂來到日本,試圖尋求台灣議會設立的支持,一開始還不相信,在帝國主義的統治下,又有誰在乎殖民地過得好不好、有沒有受到欺壓。但如今看過矢內原忠雄先生對於殖民政策的論述後,總之我信了。相信在有一定言論自由的社會中,不論立場為何,終究會有人為被欺壓者出聲,為更美好的社會盡一份心。


理論上這是一本內容生硬的經濟與社會理論書,但或許是因為和成長的這片土地息息相關,閱讀上並沒有任何障礙,有的是補足過去歷史認知空白的滿足,甚至對於台灣糖業曾經的輝煌感到驚奇。


有人說要知道台灣的歷史,必先知日本史。不管認同與否,喜歡也好,討厭也罷,想要知道台灣的真實樣貌,必先從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