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者:王姿文
今天《亞細亞的孤兒》由吳叡人來做導讀,採閒聊式的對談。
台灣人認同
台灣人認同
所謂的台灣人認同,是種集體認同,是個別認同被集合起來的呈現。
日治時期的台灣人,形成一個閱讀共同體,但這個共同體是從屬於東京。畢竟 1930 年代的時候,因為日語教育日益普及,知識分子們越來越能使用日文來做深刻的表達,而這本書就是在那個脈絡下的台灣人日文作品。
認同的模樣
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,概念來自於民族自決權的認定,有著政治上的共同命運。只是我們要如何得知民族認同的樣貌呢?
在後殖民論述中,特別肯定平民百姓及其文化價值,也有提到我們無法從文本,知道下層民眾對於民族認同的狀況,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留下任何紀錄。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,因此出現了所謂的底層研究,試圖找出方法論的論述,找出底層那些無法發聲的民眾的想法,試圖由下而上,闡釋受支配階級和人民的屬民 (subaltern) 政治。
台灣的孤兒意識
作者吳濁流是個喜愛自貶的當代精英,作品中反映了一種既不是多數、更不是主流的獨特類型。
其生命經驗不是祖國派,但寫出的自傳式作品卻相當祖國派。只是和一般祖國派的積極參與不一樣,其對於祖國的態度,不是積極投身的對象,反而是一個逃避挫折的出路,畢竟在政權混亂制度崩毀的祖國,成了一個自由的所在,有著較多投機與翻身的機會。此外不難從書中的敘述上,感受到濃厚的距離感,其看待祖國的方式,更像在冷眼旁觀中國的一切。
孤兒的進退兩難
孤兒結構
孤兒是一種結構,也是一種處境。台灣因為地緣結構,導致夾縫般的歷史宿命。
在民族國家的時代,民族自決讓民族意識與認同更加重要。猶太人用血稅來成為法國人,國家對於忠誠心的要求越來越多。皇民文學顯示了台灣人在日本壓迫下,想要投奔日本被同化的心境。但畢竟身是台灣人,想要被相信,只能比日本人更日本人,比日本人更愛國。
其實在日本,總不乏歸化人,但這群人非但沒有成為兩國間的橋梁,反而成為兩個遺棄的對象。想要兩面討好,但卻兩面討不到好處,從而注定了孤兒的結構。無意識與無能力的人,最後大多選擇降伏,在成為日本人的脈絡下,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。
賦格性格
賦格 (Fugue) 的本義,其實是逃走。像是書中的主角,可見其不抵抗,不斷逃跑,不選邊,號稱要投奔祖國,但卻沒有實際的行動。從同到尾都沒有真正認同重慶政府,直到逃無可逃,一直到日本快要敗了,才真正被逼到中國大陸。
整個認同歷程並非相當典型。整個過程一直碰壁。
只是吳濁流這種祖國派,又和鍾理和式的有些不同,棄民意識遠大於祖國意識,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去爭取過祖國的認同。而這種棄民意識便和孤兒意識互相重疊。
困境結構
無論如何證明都無法被相信的困境。不似連橫一到中國大陸便到處結交高官,將孩子託付之,以消除懷疑。當時的一般台灣人,只要去中國,無論如何表態都會被懷疑。這是為何民族自決會被否定,會希望使用外省人來統治台灣。
當時台灣人有分成祖國派、留在台灣對日本做抵抗者、留在台灣受日本支配者、還有留在台灣積極與日本合作者。但其實更多人是將自己與這塊土地結合,以土地為本,不受外來統治階級的影響,形成一種原鄉的形象,一個積極生活的典型。
觀點的移轉
戰前的中國
形象是沒有衛生,像是胡太明第一次遇到老婆時,是個漂亮的女大學生,在火車上卻沒脫鞋子,踩在椅子上拿東西,雖說這段是以美學的形式來描述,但實際上卻多有譴責。
相較之下,對於原鄉的回憶則大不同,有提到故鄉沒有血,只有陽光。
戰前戰後日本的漂白
日治時時,以台灣看日本,或許是因為專制的警察政治,眼中的日本人只有壞蛋。但在戰後,則以日本來看中國,以日本人的精神看中國人的橫徵暴斂,如此一來反倒對日本人的秩序多有讚譽。
從中可以看到一個連續殖民的結構,標準其實並不一致。理論上兩者的統治應該是有明有暗,但作者卻使用二元對立的描述,中間有明顯的不一致。都是以前一個壓迫者的角度,來看下一個統治者。
到最後則完全以台灣人來做全稱命題。在心中建構了一種代表台灣人的集體意識,但事實上是否真能代表全體台灣的話,則有待討論囉。
結論
民族主義多是抵抗的形象,像是 José Rizal 便是藉由小說來描繪出菲律賓人的形象,藉由文字與犧牲,激起菲律賓人的民族意識,引爆菲律賓革命。而本書則描述了從戰前到戰後,一個未完成的台灣人原形敘事,但本書不只是史詩,更試圖以一個橫切面,將台灣人的形象描述出來。
其實孤兒並不是那麼容易自立自強,大多數的孤兒,或許常想找個養父母來依靠。夾在兩個強權中,這種孤兒意識與處境,只會越來越強烈,但孤兒會長大,只希望之後孤兒能漸漸自立,能與周遭的大人們好好打交道,而不是等待被別人來解放。
雜記
有些人喜歡讀實務的書籍,甚過虛構的故事,但其實很多虛構的作品,其背後想要刻劃的思想,卻是深刻的多,只是沒讀懂的話,就能淪於望文生義罷了。
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;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;記得每每聽畢,只覺得有種莫名的感傷,對於孤兒的處境,不乏聽到要依靠哪個養母的選擇,關於自行長大的聲音,卻總是含糊其詞。
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;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。
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;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;
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;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。
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;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的嘆息;
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。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真理。
(16th Jan. 2016 更新)
七十年後的如今,孤兒依舊是孤兒,只是 2016 總統大選前夕,踩到公關誤區的周子瑜道歉影片,在網路上引起一片譁然,第一次看到網路上有一致的言論風向,炮口一致向外,不為了什麼,只為了捍衛對台灣的認同,對,台灣,就只是台灣。
希望未來某天孤兒終能長大,找回自己的名字,走出自己的步伐,不需再哭泣。
敬台灣人。
延伸閱讀
鄭用錫 -- 勸和論
吳叡人 -- 賤民宣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