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

勞動法 365 心得


來自距勞動法最遙遠星星的人們


回想起自己畢業後,就埋首工作。

工時?大家都是責任制,事情沒做完自己想辦法,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。最低工資?沒想過,反正大家都一樣,不想被低薪那就去國外或醫美,反正健保下不可能高。休假?敢請就請啊,小心被標上不認真積極的標籤。育嬰假?別鬧了,這樣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好嗎?要不一開始暗示不行,真想請也是可以啦,只是...嘿嘿...(神秘微笑)。

覺得不合理?哎呦,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。前輩們都喜歡說「想當初....,你們現在已經算好了......(以下千字略)」當提到這些辛苦時,隱約還有得意的感覺「怎樣,我還不是活下來了。」這些故事都是和朋友取暖討拍的好題材,畢竟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,只是在看誰比較倒霉,或誰比較不耐操而已。


無勞動法星人降落地球


原以為自己和勞動法無緣,便默默忽視之,反正了解了也無法改變什麼。誰知在結束住院醫師後,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,霎時間,過去千萬個理所當然,似乎沒有這麼理所當然了。

看到之前各種不可能,默默變得可能,之前走過的路,被賦予新型態,卻好像早該如此似的。於是幸運的成了勞基法力量的見證者,雖說自己依舊在勞基法之外,但依舊為這變化暗自喝采。

對勞動法空白的認知,則漸漸被同業間的討論推砌起來。不論是各類醫事人員同事的閒談、出去開業闖蕩的前輩的分享、或是新聞中各種勞資爭議。因此在同溫層看到這課程時,覺得該來認識一下這遊戲規則。


勞檢大亂鬥


這次課程中,是以資方角度,採用案例問答的形式,釐清勞資互動中的各種爭議,並建立勞動法相關概念,過程相當歡樂有趣。必須說,能在多次勞檢後還沒有破產,真是上天 (google 大神)保佑 XDDD。

隨著各種案例進行,各組都漸漸變成「卑微的老闆」XD,連行使應有的調動管理權限,都要猶豫再三。很多學員在課後的心得都表示,上完課後覺得當老闆真難,不敢當老闆了,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?


權力對等關係


Netflix 紀錄片美國製造 (American Factory),描述了美國代頓社區因通用汽車倒閉,失去了上萬個就業機會。因此當中國資方福耀玻璃 Fuyao Glass America 在當地原址投資設廠時,當時廣為佳談。不過在組工會一事上,資方不但施壓領導階層,還放話說要是工會組成,便要撤資,一個「不爽不要做」的概念。

不過隨著大量工傷的出現,勞安與工會議題還是浮上了檯面,先後導致領導階層被免職(避免工會不力XD),高舉籌組工會標語的員工被警衛請出工廠,提倡籌組工會的員工,也陸續被針對、被免職。

工傷員工關心的第一件事,不是他的手是否能復原,而是考績、薪資是否受影響。

「我懂有時候會需要工會,但我現在有一份好工作,付我好薪水,讓我每天上班,我不需要別人進來插手」「工會只會留住壞員工,而像我們這種好員工,只能跟著走,這對我們有什麼用?」

最後組工會運動宣告失敗。

並不是說組工會代表了什麼,而是在工作供需市場中,勞方因對於職位與薪資的需求,往往成為相對弱勢的一方,而勞動法的目的,在於提供了勞方最基本的保障的依據,只是是否能真的落實,又是另一個議題了。

勞資的權力本來就不對等,所以老闆不難當,只是「守法的好老闆」要注意很多事情,會當的比較辛苦一點XD。


課後後續效應


在短短一天的課程中,由大量案例集延伸,精準的點出大家對於勞動法常有的盲點,像是會很驚訝地發現,常見的責任制、競業禁止、薪資單細項、勞資會議、變形工時、試用期、加班費算法....等議題,好像都和平時想像的不大一樣(笑)。

但畢竟勞動法涵蓋甚廣,時間有限,不可能包山包海,但總是提供多一種角度思維,去看待社會上勞動議題,而這些議題,也和歷史進程息息相關。拿最低工資議題來說,網路上可看到主張調高或調低的雙方,各有各的觀點,但如果以資本主義歷史的角度來看,工業化之所以發生在英國,就是因為當時英國工資高於其他歐洲地區,畢竟有當時德法有大量相對廉價的勞力,根本無需思考如何減少勞動成本。

認識法律不是為了吵架,而是認識社會運行的規則。就像玩遊戲要先了解遊戲規則,甚至在卡關時偷看攻略,才好繼續玩下去。像是身為資方才能知道 如何壓榨員工(誤) 正確使用員工不踩雷也不被員工雷的方式(更正),身為勞方才能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利義務。

如果要以一句話來總結這次心得,那應該是:「進階班什麼時候?(敲碗)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