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

在上台前一天夭折的講稿


講者:王姿文


演講前夕,因為內容實在太不合適,眼一橫牙一咬,在前一天砍掉重練。事後便將這砍掉的內容保留在此以資紀念。




大家好,我是蚊子王,是隻書蟲。今天想和大家談一個老梗題目 — 閱讀。

說到閱讀,只要看得懂字,誰不會閱讀,那憑什麼由我來說? 論速度? 我過去一年也才看一百多本書,相信在場看得比我多的大有人在。說廣度? 雖說我閱讀種類很雜,但新思惟之友臥虎藏龍,在這實在不敢說自己看書廣。但如果說到死磕,試過各種媒介與方法的,我應該能說些什麼。

我今天便是來分享我的閱讀心得。


Why -- 量變


最近我最常讀的書應該就是臉書了,這本書的內容應有盡有,就拿這次新思惟年會來說吧,從前的訊息大多是單一的資訊窗口,但隨著資訊傳播方式由垂直轉成水平,我們便被各式未經篩選、編輯的即時訊息淹沒。

面對這資訊洪水,我們的閱讀方式,勢必要有所改變。


What -- 質變


不只是量變,閱讀的本質也漸漸在改變。自從買了平板,開始習慣屏讀後,發現電子閱讀的意義不單只是把文字從紙漿轉移到電漿上。更重要是 連結 與 搜尋 


 超連結串聯 

資訊革命後,書本開始藉由連結串成知識網絡。像是 Wikipidea,藉由藍色的連結串起各主題,形成所謂的 meta-book,圖書館終將被資料庫所取代。


 筆記社交化 

電子閱讀串起的不只是書,還有人。從前相當個人的讀書筆記還有註解,如今已漸漸成為可以互相交流的社交貨幣。


 以標籤代替分類 

從前的知識分類,是杜威的十進制圖書分類法 Dewey Decimal System,但現在變成SEO與各類標籤,大家記得的將會是關鍵字,而不是分類與書名,書籍將會變成由標籤與關鍵字組成的網絡。


How -- 指數化閱讀?


當我意識到這些閱讀模式的改變,我便在想,既然科技還有資訊,都呈指數化成長,哪麼閱讀是否也可以指數化? 進而達到指數化學習?


 試聽讀 

一開始想到以聽代讀,買了小米來聽書,一來可以榨出生活所有的零碎時間,二來平常太常當低頭族了,想將視力負擔轉嫁聽力,三來可以練習同步口譯的一個技巧 — multi-tasking,也就是一心多用。

關於聽讀的心得是,不要同時做需要高專注力的活動,長時間處於高專注力,最後容易精神不集中。此外,如果外文聽力好但閱讀慢的話,聽讀有時候是個好選擇。


 試速讀 

之後又開始學習速讀,快時每分鐘可 5000 字以上,想看書就到書店或是圖書館,省下不少空間與金錢。後來發現,速讀技巧其實不難,但如果理解速度跟不上,或是看完無法記住,那都是枉然。

聽讀和速讀看似不同,但本質上是相同的,都是試圖將大量資訊塞入腦中。但問題出在,即使將資訊快速輸入,大腦也不會運作比較快。重點不是輸入速度,而是處理器的速度。學再多技巧,如果完全不曉得書中內容相關的知識,困難的書依舊不會變簡單。畢竟在閱讀時,讀的不是書,而是大腦內的資訊。

其中處理器的速度,和我們對該主題的熟悉度,還有當下的精神狀態有關。

其實一本書,代表的是一個注意力單位。多看一本書的機會成本就是少關注另一件事。

在信息豐富的世界中,唯一稀缺的資源是注意力。注意力成了唯一有價值的資源。
Herbert Simon (諾貝爾經濟學獎)

閱讀速度絕對是假議題,與其強調閱讀速度,倒不如採主題式閱讀,打下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,閱讀速度自然會變快。

與其一未追求永遠追不到的量,或許妥善分配注意力反而是個更好的選擇。


 試導讀 

從讀書會、導讀、網路視頻、雜誌……,配合速讀,形成快速消化的閱讀模式。希望不要局限自己的視野,更與他人的閱讀經驗做交流,只是這類資源 CP 值落差大,如何篩選便是重點了。

這方面我的心得是,跟著這方面你願意跟隨的前輩推薦。這種模式最容易被詬病的是觀點偏頗,但剛剛在速讀方面說過了,我們要先對特定主題有基礎認知後,才能看得多看得快,才能有更全面且深入的認識,也才能漸漸形塑自己的知識體系與想法。


總結


現代人閱讀有一大命題是在於解決資訊恐慌的問題。這種恐慌來自於對新領域的不熟悉,與對碎片化資訊的無力。所以突破點應該在於知識體系的建立,而知識體系來自於大量基礎閱讀,也就是腦中的基本資料庫。

閱讀的目的是在建立自己看世界的方法,一旦對世界的知識體系建立了 (鋼骨架構),閱讀就只是砌磚堆疊,時時更新裝潢而已。

最佳解:藉由過濾建構知識體系,再由知識體系去篩選資訊,進而形塑自己的觀點。


結論


打掉重練是必然 ~ XDD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