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: 王姿文
這次的主題為網路世代的線上媒體。
戚海倫 ( Helen )
udn tv / 體育中心副主任
From Everest to everywhere
一般來說想到運動新聞會立刻聯想到一些職業球賽相關,但這次Helen分享的,是從她難忘的採訪經驗切入:「Everest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攻頂」隨隊採訪。
一開始分享了如何說服主管點頭,放行一位或是一群記者做現場採訪。考慮的點有成本 (在辦公室每天可生產各式新聞的記者 v.s. 在現場每天只有單一主題內容產出) , 還有風險 (如果出事要如何和家人交代) 。
最後,在分享完體育記者的工作甘苦談後,引用白日夢冒險王的話語做總結。
To see the world,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, to see behind walls, draw closer, to find each other, and to feel.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. --Walter Mitty--
開拓視野,看見世界,貼近彼此,感受生活,這就是生活的目的。
張仕強(SHI-QIANG)
網易BOBO / 視頻事業部總經理
這次是張董事長第三次受邀來台灣。
線上互動直播平台
去年網易BoBo進軍台灣曾一度造成話題,而在台灣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就創造了25億新台幣的業績。
網易BoBo和之前對網路媒體的認知不大一樣。平時在看的羅輯思維、鴻觀等節目,多是由製作團隊制錄,定期於網路上錄製視頻播出,但是在BoBo中,無論是明星或是素人都可以自己當主播:一人自製自播的模式,堪稱是名副其實的「自媒體」。
有趣的是,這自媒體完全以觀眾為導向。每個錄製節目,即俗稱的「房間」,用戶登入此平台時,便可自由選擇要觀看哪個房間的節目,因此這平台無需編排播放各式節目,而是由主播自行決定播放時間 (多會參照市場需求找到一個適合此節目之最適時段) ,而主播也可以藉由此平台與線上的觀眾作互動。
在之後的討論中,有提到直播頻道的競爭其實相當激烈,雖說這類型的產業的進入門檻挺高,如何突顯自己的優勢是保有競爭力的關鍵。
劉于遜 ( Davidd )
CHOCOLABS 歐酷網路 / 共同創辦人&執行長
這是一個跳脫舒適圈,從Nielsen外商公司員工到自行創業的故事。
解密 App 成功經驗
Davidd 分享了做 App 的一些心法:從好點子開始
從有個好點子開始,以阿斯匹靈(消除煩惱疼痛)與維他命(改善生活品質)的分別,將 App 的目的分為「解決問題」或「創造需求」兩大類。延伸思考行動裝置特質
Any time, anywhere, call to action, personalized, all in one, & high related behavior.Top down 與 Bottom up的完美交叉
除了要從製造商的角度思考,更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待。不同App類別的先天宿命
依照「下載後是否會繼續保留在行動裝置中」與「使用/需求頻率」將App分成四大類型,並從而解析為何通訊類的App各家讓大家趨之若鶩。App多元的獲利方式
Revenue一直都會是重點,用黏著度與實用性分成四大類型,並用公式說明如何完整評估獲利結構。Reveneu = Active user x Frequency x APRU一個成功的 App 在這三者中,至少會有一強項。
Idea & Execution
我想這是劉恭輔老師所說:從「創意」,到「創異」,進而「創益」,外加執行力的概念。後話
最後 Davidd 分享的結語是:
成功創業者在處理的其實是一連串的失敗。對於 App 的看法, Davidd 強調完成不等於結束,重點是要Keep solving problem,持續的更新與進步。
這三場演講中,就 Davidd 的分享最為生動有趣。危機處理能力也很棒,像是在最後 Q & A 時,一時忘記觀眾另一個問題內容,便cue台下某一觀眾,考他是否還記得,並以觀眾忘記為名義,再次請教提問者問題,博得滿堂大笑。